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蕨麻猪是我国特有的高原地区珍贵稀有品种,为了拓宽对蕨麻猪的研究思路,补充在蕨麻猪消化道黏膜免疫方面的研究空白,研究以蕨麻猪消化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为对象,通过解剖学与组织学方法对8只蕨麻猪的消化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形态学进行详细研究,其中涉及了蕨麻猪消化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解剖结构、一般组织学特征、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分布、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另外运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蕨麻猪消化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蕨麻猪GALT的解剖学特点在蕨麻猪消化道黏膜表面观察到的相关淋巴组织主要是成熟的淋巴组织(派伊尔集合淋巴结,PPS)。PPS在胃、空肠和结肠中分布较多,三者间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在回肠、盲肠和直肠分布少,三者间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在十二指肠未发现PPS。胃到回肠PPS形态由蜂窝状变为条带状,回肠到直肠PPS形态由条带状变为钮扣状。2.蕨麻猪GALT的一般组织学特点蕨麻猪GALT位于黏膜下层和固有层,主要包含了集合淋巴结(PPS)、孤立淋巴滤泡(ILFS)和隐性斑快(CPS)。在胃、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的黏膜下层和固有层中多为ILFS和CPS,在空肠、回肠和结肠的黏膜下层和固有层中多为PPS,各部位淋巴组织的滤泡周围被胶原纤维网包裹。GALT单位面积内淋巴滤泡数量和面积与单位视野下淋巴细胞和胶原纤维的面积均在蕨麻猪消化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回肠部位为最大值。3.肥大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分布情况蕨麻猪消化道黏膜中的杯状细胞主要在黏膜固有层的腺体中分布,十二指肠腺体发达杯状细胞分布最多,其单位视野下杯状细胞面积最大,显著高于与其他部位(P<0.05)。蕨麻猪胃中多为其他类型的黏液细胞,杯状细胞较少;十二指肠至回肠的固有层肠腺向肠腔内突出形成肠绒毛,随着肠绒毛逐渐变短,杯状细胞逐渐减少;盲肠到直肠的固有层肠腺呈单管状排列紧密,没有形成肠绒毛,但由于腺体发达,杯状细胞增多。蕨麻猪消化道黏膜中的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固有层肠腺隐窝周围和淋巴滤泡间区的血管周围,少量分布在黏膜下层的血管周围,单位面积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在蕨麻猪消化道中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回肠为最大值。4.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分布情况蕨麻猪消化道黏膜中的IgA和IgG分泌细胞在黏膜固有层中呈弥散性分布,固有层肠腺隐窝周围分布较多,靠近肠腔一侧分布较少,在GALT中分布于淋巴滤泡上皮和生发中心部位,淋巴滤泡中心和基底部分布较少。IgA分泌细胞在蕨麻猪消化道黏膜中的含量明显高于IgG分泌细胞,除回肠和盲肠外,相同部位中的非GALT区域的单位视野下IgA和IgG分泌细胞面积均高于GALT区域。蕨麻猪消化道各部位之间IgA分泌细胞的分布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变化情况基本相同。5.蕨麻猪GALT的超微结构特点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蕨麻猪GALT黏膜表面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大量的M细胞,M细胞表面存在与肠黏膜表面微绒毛结构不同的排列不整齐且短小稀疏的微绒毛。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蕨麻猪GALT中主要存在淋巴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浆细胞少量分布,黏膜固有层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M细胞、杯状细胞、帕内特细胞和淋巴细胞。综上所述,蕨麻猪消化道中存在的GALT因所在部位不同,在数量和形态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回肠部位的GALT结构和功能最为完整,体现出该部位淋巴组织的器官化和成熟性。虽然GALT在整个蕨麻猪消化道中占比很小,但它在不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的情况下发挥着强大的免疫功能,主导着整个消化道的免疫调节,体现出了GALT在蕨麻猪消化道黏膜免疫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