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援助与受援国企业雇佣技能结构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对外援助通过推进受援国工业化进程,有效增强受援国生产能力和经济活力,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由此可见,中国对外援助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援助为受援国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有利于实现受援国经济包容性增长,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舞台,对中国对外援助的质疑也日益增加。对外援助的有效性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然而,讨论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国家层面,少有研究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机制。为探明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企业的影响及机制、检验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工业化进程的实际作用,本文利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美国威廉玛丽学院“中国对外援助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企业雇佣技能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外援助能有效促进受援国企业雇佣技能升级,中国对外援助每增加10%,受援国企业雇佣的熟练生产性工人占比增加0.027个百分点。本文还对中国对外援助影响受援国企业雇佣技能结构的机制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中国对外援助能帮助受援国增加高技能劳动力供给、进而促进受援国企业进行雇佣技能升级,并通过实证检验对该机制进行了检验。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能显著降低受援国企业面临的低素质劳动力阻碍,且降低受援国低素质劳动力阻碍对企业雇佣技能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此外,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还构造了上一年中国财政收入、中国财政支出与受援国平均受援概率的交乘项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工具变量,回归结果显示,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企业雇佣技能升级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外生性检验证明了上述工具变量的外生性。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本文通过在基准回归中控制贸易、投资变量、控制更多援助、更换中国对外援助测度方式,更换受援国企业雇佣技能结构的测度方式、考虑高收入国家样本等一系列检验验证了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企业雇佣技能升级的促进作用对工业增加值占比较高的国家、农村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教育支出占比较高的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更强;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劳动生产率较低企业、外资企业雇佣技能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如下:第一,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评估了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研究深度上扩展了援助有效性的相关文献。第二,本文从企业层面考察对外援助对受援国雇佣技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对外援助对受援国就业的影响。第三,本文补充了现有关于雇佣技能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对已有研究视角的积极拓展。第四,本文不仅检验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企业雇佣技能结构的直接效应,还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对外援助是通过何种渠道影响企业雇佣技能结构的,并进行了国家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等一系列检验,得到了富有启发性的结论。第五,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评估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私营部门的影响,检验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工业化进程的实际作用,不仅能为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还能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中国方案。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