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连接单元法的半刚性钢框架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钢结构设计中,通常将钢结构节点连接视为完全刚接或理想铰接,这样简化了分析计算。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钢框架梁柱节点的连接性能总是介于理想的刚接和铰接之间,呈半刚性。为合理确定钢框架的实际受力性能,应在钢框架的内力分析中考虑实际连接情况—半刚性连接。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仅提及了半刚性连接概念,但如何实现半刚性连接的设计计算、构造要求,规范未予以明确,导致工程设计时无法实现。因而,有必要对半刚性连接及半刚性连接钢框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制定出半刚性连接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本文从半刚性连接的构造和连接特性出发,研究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针对典型半刚性连接选择适当的连接模型,利用求解变刚度梁的方法,将“连接”从半刚性钢框架梁柱中分离出来,参照弹簧单元,建立连接单元的模型,推导了连接单元的刚度矩阵,并举出半刚性钢框架算例,说明连接单元在位移法中的应用;对比考虑与不考虑连接长度时的半刚性钢框架的弯矩和水平侧移,得出了连接长度、连接刚度对半刚性钢框架内力及变形分析的影响。阐述了连接单元法应用于半刚性钢框架二阶效应分析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析了连接单元法的特点,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本文研究成果和提出的计算方法,可应用于半刚性钢框架内力分析和变形计算,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受力及变形计算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出台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标志了高速公路建设将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主流。由于设计车速和道路线形等限制,隧道越岭往往成为高速公路的最佳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交通系统的建设速度、规模高速发展,其中,以高等级公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尤为迅速。飞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在提高运输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
随着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岩土工程技术问题。在市区修建地下工程因施工引发的地层变形是客观存在的。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波及到地面,影响到地面构筑物的安全,甚
岩石风化作用对岩石(体)强度退化力学效应的研究涉及力学、物理和化学三方面,也即为地球化学与岩体力学两个研究领域的交叉。总的来说,岩石风化作用的力学效应、环境效应,是相当
大兴安岭地区粉胶比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本文以大兴安岭通县公路工程为研究依托。该工程位于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年最大温差在60℃以上。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如何
学位
粘贴CFRP加固技术是一项新型、简捷、高效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该技术因施工方便、对结构无损伤等优点而引起养护部门的重视;由于此项加固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由于钢材轻质、高强,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抗冲击荷载的能力,钢结构成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高层钢结构与单层或多层结构不同,突出表现在:侧向荷载起控制作用,重
90年代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镇住房制度的持续改革,住宅建设在1996年被政府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是我国近年来桥梁发展史上的一种新颖结构,具有自重轻、承载大、抗变形能力强的优点,在现代桥梁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随着跨径的增大,其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