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tetrodonis QZ-4发酵生产褐藻胶裂解酶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_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藻胶裂解酶在褐藻胶的生物降解、海藻原生质体制备以及治疗纤维化囊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特别在降解褐藻胶制备多种活性产物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实际生产意义。本研究分离到了一株新型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海洋细菌P. terodonis. QZ-4;在对其产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了以褐藻胶为底物发酵所得的褐藻胶裂解酶的纯化、酶学性质和酶促反应动力学;建立用粗酶液降解褐藻胶的方法;此外,还初步探讨了褐藻胶酶解糖液对玉米等萌发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浙江舟山、山东青岛、西班牙等沿海地区采集样品,共采集海水、海藻、泥沙等样品58份,通过平板粗筛得到大量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其中具有酶活性的细菌计483株、霉菌计1株;对这484株菌进行平板扩散筛选,结合摇瓶初筛和复筛手段,得到一株生长和产酶(70U/mL)较稳定的海洋细菌。该菌在2.5%NaCl浓度的分离筛选平板上,28℃培养1d,菌落为白色,圆形(Φ1mm),表面湿润光滑,不产色素,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形态呈短杆状(0.2-0.4μmm×0.7-1μm),单端带鞭毛。通过16S rDNA鉴定,序列G+C含量为52.2%,BLAST程序比对,该菌株与Pseudoalteromonas tetrodonis相似性为97%,命名为Pseudoalteromonas terodonis QZ-4。27采用部分因子实验方法和响应面法对P. terodonis QZ-4发酵生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明确了磷酸氢二铵、氯化钠和硫酸亚铁是影响褐藻胶裂解酶活性的主要因素,进而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最终获得的优化培养基组成为(g/L):褐藻酸钠5、磷酸氢二铵11.6、氯化钠32.9、硫酸亚铁0.08、硫酸镁0.3和磷酸氢二钾0.4。通过以上优化后的培养基培养的p.terodonis QZ-4,其褐藻胶裂解酶活力可达到148.24U/mL,与优化前相比,酶活提高了111.8%。3.研究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作用,结果表明Tween 80对P. terodonisQZ-4产酶的诱导效果最好,在0.01-0.16%浓度范围内均能促进酶的产生,而Triton x-100、SDS对生长和产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采用部分因子实验方法和响应面法对P. terodonis QZ-4发酵生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装液量等发酵条件对褐藻胶裂解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5℃、转速160rpm、装液量为25mL、发酵时间为15h。理论最大产酶活力为229.40U/mL,实际发酵得到最大产酶活力为256.7U/mL,与优化前相比,酶活提高了73.2%,与起始酶活相比,提高了266.7%。5.在10L发酵罐中研究了以褐藻胶为底物发酵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动力学,并建立了褐藻胶裂解酶的生成动力学模型,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为和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6.对褐藻胶裂解酶在PEG/(NH4)2SO4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相同PEG浓度和硫酸铵浓度条件下,分子量范围在2000-6000的PEG,随着分子量的减小,体系的相比逐渐增大,但对酶和总蛋白在双水相体系的分配行为并无显著的影响;随着体系中酶液添加量的增加,分配系数均有所下降。当体系中PEG2000浓度从10%提高到25%时,相比增大,褐藻胶裂解酶的分配系数和萃取率分别从1.75和30.43%增加到10.97和88.76%。当体系中硫酸铵浓度从15%提高到30%时,相比减小,酶的分配系数和萃取率分别从从0.29和11.54%增加到5.14和70.72%。随着体系pH的增加,相比减小,酶的分配系数和回收率略有提高。7.对纯化后褐藻胶裂解酶的理化性质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具有同时降解M段和G段的能力,分子量为27 kDa,由L-B作图法求得最大反应速度Vmax=0.541U/mL,米氏常数Km=0.051mg/mL。最适作用pH值和温度分别为7.5和40℃,最适缓冲液为0.05mM Tris-HCl缓冲液,在偏酸或偏碱,以及40℃以上保存则活力快速下降;该酶为金属酶,1.0mol/L EDTA可完全抑制其活性,Mg2+、Na+、Fe3+、Mn2+均对酶活有促进作用,其中以Mg2+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提高50%;Zn2+、Al3+、Fe2+、Cu2+均对酶的活力有抑制作用。8.使用双水相萃取法制备的粗酶液,在35℃、100rpm恒温水浴条件下降解2%褐藻胶溶液,降解反应15~20h,沸水浴终止反应,通过离心和超滤两步分离,得到浓度为1.5~1.6%的酶解糖液。用GPC法分析糖液的分子量分布,以低分子量葡聚糖为标准品,推测制得的酶解寡糖混合液中各组分的聚合度在2~9之间。其中2-6聚合度的寡糖为主要成分,占总量的95.2%;酶解终产物为二糖和三塘,在酶解糖液中的含量分别为32.96%和31.45%。9.制得的酶解糖液经稀释后,可以作为促种子萌发剂,分别采用种子萌发前浸种和种子萌发后喷洒的方式处理玉米和小麦种子。选用100ppm浓度左右的酶解糖液浸种处理后,玉米和小麦种子的种子生活力均得到提高,小麦的发芽势也得到提高,小麦发芽后的芽长和根数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根长有一定增加,根尖活力提高。若选用直接对芽和根喷洒酶解糖液的方式,适用浓度应大幅调低,可选择10ppm浓度左右的酶解糖液,对芽长和根的增加均有促进作用,并避免喷洒浓度500ppm以上的酶解糖液,否则对根的生长和根系活力均有抑制破坏作用。
其他文献
通过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指数模型,借助三维模拟及GIS空间自相关技术,探讨了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公平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广州城
<正> 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七十年代,由于世界性石油危机,太阳能利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光发电,已经成为太阳能开发利用中
本文针对中级汉语精读课中的词汇练习进行研究,中级阶段学生会密集地大量掌握词汇知识,而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方式。因此十分有必要了解现今词汇练习的现状,分析影响词汇练
论述了Hilbert分形天线基本原理,并根据分形天线电磁场理论,提出了应用于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在线监测的Hilbert分形天线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几何参数对Hilbe
<正>一回顾1955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太阳能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概念与实践,展出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被视为世界太阳能热利用的开端(见图1)。此后,随着太阳
<正>丹毒是中医外科常见的疾病,多由血热火毒为患所致。目前虽无确切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慢性肾脏病患者对于丹毒的易感性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但王耀光教授通过日常门诊观察,某些
感知价值是研究消费者体验和体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理论。本文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庆———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案例对节庆游客旅游体验的感知价值维度进行了分析并验证
媒介传递的信息内容上可能一样,但是如果形式上不一样,那么传播的效果也将不一样,受众的传播体验也会完全不同,媒介的形式决定着信息的解读方式。在媒体上刊登广告,是现代企
运用植物区系、生活型结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等分析方法,对滇东北乌蒙山自然保护区的光叶水青冈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滇东北的光叶水
大陆架划界关系到每一国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发展战略,应当在国际法基础上依据公平原则以协议划界。本文以“大陆架划界公平原则”为切入点,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分析公平原则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