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模态”是指除文本以外,带有图片、音乐、影像等多种模态的复合话语,而“多模态教学”是指综合运用语言、视觉、听觉、体态语等多种渠道进行输入,加深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输入假说理论以及张德禄提出的“外语课堂多模态选择原则”和“模态间的协同关系”,使用多模态话语分析软件ELAN对《国际汉语课堂教学参考案例》中的三个初级综合课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数据标注与分析,从汉语课堂教学环节与模态类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探索教师在初级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模态种类、主要模态的类型及模态之间的搭配原则与方式等问题,目的是通过对优秀案例模态使用情况的研究,为汉语教师进行同样类型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重点区分了“多模态”和“多媒体”的概念,并介绍了张德禄提出的“模态选择原则”和“模态间的协同关系”,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遵循原则;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对初级汉语综合课采用多模态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展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软件ELAN的具体操作步骤;第二章利用ELAN软件对三个视频进行多模态使用情况的数据统计后分析得出: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汉语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模态搭配原则进行教学,并结合每种模态类型的特点,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有选择性地进行搭配;第四章根据前文分析结果,从初级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环节和模态类型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为汉语教师提供参考;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并指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以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研究表明: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优秀汉语教师的主模态是语言模态,特别是教师口语模态,其他模态如视觉模态、听觉模态、体态语模态、实物模态等对主模态起补充、协调和强化作用。汉语教师利用模态间的协同机制,综合考虑课堂教学环节和各模态类型的特点,协调安排模态,综合表达概念意义、语篇意义和人际意义。本文的创新点是选取优秀的具有示范性的汉语教学视频为研究对象,运用ELAN分析了初级汉语综合课各个教学环节的模态使用情况,其研究结果可以使汉语教师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是本文对于模态类型的选择还不够全面,本人会在后续的工作中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