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弱自主性到依附——国企工会参与职能与福利职能的变迁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v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工会的参与职能和福利职能两个角度,通过描述国企工会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角色和地位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企业(厂方)、工会、工人的关系,指出在市场化转型中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揭示关系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而与相关研究有所对话。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企业、工人三方是利益共同体。党制定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给了工人参与管理的可能。体制给予工会较大的行动空间,现实需要企业工会动员职工参加生产和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会资源不多,但党和企业行政对工会工作支持。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是工会扩展自己行动空间的一个谈判条件。工会在生产上辅助行政,在工人生活上是主要负责人。企业工会在总体社会之下,由于工会的纵向系统的较强作用,虽然是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抓革命,促生产,但是它有一定的“独立”地位,它的职能和作用是自上而下赋予的。党给予了工人制度性的保障,赋予了工人“主人翁”的地位。工会在企业与工人的协调体系中,目标一致,工会起到了协同的作用,工会与工人都比较有尊严。  市场化改革以后,中国由总体性社会向后总体性社会转变,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搞活国有企业,赋予了企业很强的自主权。国家对企业行政性的指令弱化,所以国企受来自上面的统治较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企业工会在形式上依然受自上而下系统的制约,但在内部运行上,却严重依附于企业负责人群体。资本排斥工人,工人的“主人”地位不再,被置于劳动力的地位。工会缺乏参与企业管理的机制与资源,尤其缺乏代表工人利益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表现为形式化的参与。在单位福利制度瓦解,国家建立的具有自由主义特征的福利体系之下,工会的福利职能也边缘化,企业、工人利益有显著的分化,工会很难做到两个维护,工会工作陷入深深的困境中。  国家、工会与工人间的关系由实质承认到形式承认,工会与企业行政的关系从弱自主性到依附的变化反映了工人的地位变化,工人能够被实质承认,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应有之意。工会的体制需要变革,它要真正能够代表工人的利益,有力量有资源才有可能让资本与劳动有所平衡。
其他文献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研究以西藏的唐卡艺人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唐卡艺人群体的职业行为变迁为研究内容,从宗教传统、市场经济、艺术创新三个维度出发,切入对当代西藏唐卡艺人群体社会变迁的分析,并由
针对尿素合成塔衬里变形鼓包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确定此次事故的原因,提出防止尿素合成塔衬里变形鼓包的措施。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本文以河北省p县西水村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了1980年代以来西水村村办企业提供村庄公共品水平变化的原因。本文认为,村办企业产权的事实私有化并不是其在进入1990年代之后
马路游击队的形成是一个包含时间性、空间性与社会性的动态结构化过程。在考察建国以来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这种长时段历史演进所造成的后果后,本文批判性地反思了都市空间对下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清代州县官在基层治理中为什么会选择发布告示作为其通用的治理手段?体现了州县官处于什么样的治理环境之中?作为一种文字性表达的告示体现了州县官什么样的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作为多党合作制度中的重要一员,肩负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的职能,与中国
在创新社会管理和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代背景下,深化我国社会服务研究并构建符合国情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刻不容缓且意义深远。本报告在深入研究西方社会服务发展历程及基础
国家政策是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方式,而凭借权力自上而下地推广政策是其主要途径,但是权力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层层传导中,在不同层级政府的利益博弈下,呈现了“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