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加剧乙醇诱发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涉及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33795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烟中的尼古丁(nicotine)是吸烟引起的众多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因素。吸烟可促进胃黏膜损伤,诱发慢性消化性溃疡。尼古丁可加重应激和乙醇诱发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其作用可被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二硝基异山梨醇(isosorbide dinitrite)所减弱。NO在体内由NOS催化L-精氨酸生成,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为内源性的NOS抑制剂,是体内血管功能障碍和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危险因子。在多种病理生理条件下,体内的ADMA水平增高。在大鼠与培养的内皮细胞,尼古丁可显著升高ADMA的水平。凋亡(apoptosis)是细胞的一种程序性死亡过程,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是引发溃疡的重要机制之一。ADMA通过激活caspase-3途径直接诱导细胞凋亡。基于尼古丁加重刺激因素所致的急性胃黏膜损伤与体内NO减少有关,而NO生成减少与机体ADMA水平升高存在直接关联,因此,本实验研究尼古丁加重乙醇诱发胃黏膜损伤是否与升高ADMA水平有关,并探讨尼古丁的作用机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SD大鼠经饮水加入尼古丁(0.05mg/ml/day)处理28天后,75[%]乙醇诱发急性胃黏膜损伤,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u),胃液ADMA和NO水平。在培养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实验中,预先用尼古丁处理24小时后加用乙醇诱发损伤,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DMA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率。 结果:在在体动物实验,乙醇处理1小时即表现胃黏膜损伤,尼古丁处理显著加重乙醇诱发的胃黏膜损伤,表现为溃疡指数及ADMA水平显著升高,NO水平显著下降。在培养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实验,乙醇显著降低细胞活性和促进细胞凋亡;尼古丁显著加重乙醇所致细胞活性的降低和细胞凋亡。 结论:尼古丁加重乙醇诱发的急性胃黏膜损伤与ADMA含量增高有关,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目前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是以逆转录酶、蛋白酶为靶点的。抗HIV药物并不能完全抑制病毒,病毒很
乙醇(ethano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滥用药物之一,许多研究结果都提示乙醇可以改变很多脑区氨基酸的释放。乙醛(acetaldehyde)是乙醇代谢的首要产物。许多学者认为乙醛参与了乙醇的药理及行为学作用。但至今在乙醛对乙醇效应的影响上仍有很大争议。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是所有皮层中功能最复杂的部位,在思维、逻辑推理、认知、情感、行为计划、工作记忆、药物成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目的:常用中药覆盆子来源于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未成熟果实,安徽为其主产区之一。为澄清古代覆盆子的来源问题,掌握安徽掌叶覆盆子及同属其他药用植
目的:本研究选用地西泮作为模型药物,薄荷醇为促吸收剂,初步考察了薄荷醇对其经鼻的吸收特点、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药效学、毒理学等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地西泮的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