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与GSTM1、GSTT1、MtDNA和CDH23基因多态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hearingloss,NIHL)是最常见的职业性疾患。NIHL与噪声暴露量呈正相关,噪声暴露强度越大,暴露时间越长,产生的听力损失越严重。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相同的噪声暴露量引起的听力损失在程度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或者产生相同严重程度的听力损失,易感个体与非易感个体相比需要更少的噪声暴露量,说明NIHL存在明显的个体易感性差异。 造成NIHL的主要因素是噪声暴露量,然而有相当多的体内外因素可以影响NIHL的严重程度,从而造成易感性表型的差异。某些可吸入性化学毒物,如甲苯、一氧化碳与噪声有协同作用,可以加重NIHL;某些耳毒性药物如顺铂、氨基甙类抗生素等亦有类似作用。而机体内在因素如低镁、低铁、高血脂等也会增加个体对NIHL的易感性。遗传因素亦会影响个体对NIHL的易感性。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NIHL研究中的应用,近年已发现几种与NIHL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如: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M1、GSTT1)、线粒体基因(MtDNA)、钙黏素23基因(CDH23)、质膜Ca2+-ATP酶2突变(Pmca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去除(GPx1)、老年性耳聋基因(Ahl)和热休克蛋白(HSPs)基因等。 研究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基因与NIHL的关系对于NIHL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能确认NIHL易感基因,就有可能在暴露于噪声环境之前将NIHL易感个体筛选出来,有效地减少NIHL的发生,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本课题研究与NIHL相关的几个基因,为确定这几个基因与NIHL的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NIHL的筛查提供有价值的遗传标记,并为研究其它易感基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指导。 研究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了解NIHL易感性与GSTM1、GSTT1、MtDNA和CDH23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NIHL易感个体的筛选提供基础资料,更好地预防NIHL的发生。 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的选择选择噪声暴露强度在75~105dB的工人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表逐个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2.基因组DNA抽提采用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抽提外周血DNA。 3.GSTM1、GSTT1、MtDNA和CDH23基因多态性检测利用引物设计软件并参考文献分别设计GSTM1、GSTT1、MtDNA和CDH23基因相应位点的引物,进行PCR扩增。以Albumin为内对照,双重PCR方法扩增GSTM1和GSTT1基因,鉴定基因型;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mtDNA4977缺失;常规PCR方法扩增CDH23基因,再分别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判断CDH23-rs1227049和CDH23-rs1227051位点基因型。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显著水平为0.05。噪声累积暴露量与NIHL的量效关系、基因型频率的组间比较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噪声累积暴露量与NIHL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个体间年龄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等因素进行校正。 结果: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筛查出符合条件的对象254例,其中病例和对照各127例,年龄19.0~56.0(y),平均36.1±9.3(y);接噪工龄1~37(y),平均11.0±7.6(y);噪声暴露强度75.0~102.0(dB),平均90.7±8.4(dB);累积噪声暴露量52.3~96.1(dB),平均79.6±8.5(dB)。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接噪工龄、噪声暴露强度、累积噪声暴露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累积噪声暴露量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按照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级,计算不同级别下的听力损失患病率,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增加,噪声性听力损失患病率明显升高,由34.8%上升到70.0%,累积噪声暴露量与噪声性听力损失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x2=33.3,P值<0.05)。 3.累积噪声暴露量、年龄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累积噪声暴露量、年龄与噪声性听力损失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累积噪声暴露量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优势比为1.087,P值<0.05,表明累积噪声暴露量与噪声性听力损失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年龄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优势比为1.041,P值<0.05,表明年龄也是影响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之一。 4.GSTM1、GSTT1基因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对123例病例和123例对照进行了GSTM1基因分型,结果表明:病例组和对照组GSTM1基因缺失率分别为69.1%和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5,P<0.05),携带GSTM1(一)基因型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性是携带GSTM1(+)基因型者的1.75倍。对118例病例和114例对照对照进行了GSTT1基因分型,结果表明:病例组和对照组GSTT1基因缺失率分别为50.8%和57.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6,P>0.05)。GSTM1和GSTT1联合基因型分析表明:在增强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方面,GSTM1和GSTT1基因型之间可能不存在联合作用。 5.MtDNA4977缺失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对117例病例和122例对照进行了mtDNA4977缺失情况检测,结果表明:病例组和对照组的mtDNA4977缺失率分别为95.7%和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 6.CDH23基因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对127例病例和127例对照进行了CDH23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CDH23-rs1227049位点在病例组CC、C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9.6%、14.6%和45.8%,等位基因C和G的频率分别为46.9%和53.1%;对照组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0.9%、20.0%和29.1%,等位基因C和G的频率分别为60.9%和39.1%。CDH23-rs1227051位点在病例组TT、CT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3%、17.7%和0,等位基因T和C的频率分别为91.2%和8.8%。;对照组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74.3%、25.7%和0,等位基因T和C的频率分别为87.1%和12.9%。CDH23-rs1227049和CDH23-rs1227051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个体间年龄、工龄、噪声暴露强度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等因素进行校正后,未发现CDH23-rs1227049和CDH23-rs1227051两单核苷酸位点任一基因型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性有显著性提高(P值>0.05)。 结论:1.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增加,噪声性听力损失患病率明显升高,累积噪声暴露量与噪声性听力损失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2.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中,GSTM1基因缺失可能是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易感因素之一;而GSTT1基因缺失可能不是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易感因素之一;在增强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方面,GSTM1和GSTT1基因之间可能不存在联合作用。 3.还不能认为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中mtDNA4977缺失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相关。 4.也不能认为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中CDH23基因CDH23-rs1227049和CDH23-rs1227051两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相关。
其他文献
本文对沈阳市居民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沈阳市连续数年达到并保持了高水平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使沈阳市1986年~1999年39
背景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到目前为止人们对鼠疫的致病因素、流行机制还没有完全了解。虽然现在已经有多种鼠疫疫苗,但这些疫苗对肺型鼠疫的免疫保护作用并不理想。基于F1
载脂蛋白E(ApoE)是人血浆脂蛋白的主要载脂蛋白之一,在调节血脂代谢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ApoE有三种等位基因ε2、ε3和ε4,人群中有六种不同的基因型,三种纯合子(E2/2、E3/
本课题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索腰背痛发生的环境影响因素;评价职业危险因素与腰背痛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腰椎间盘退变与非退变者基质金属蛋白酶一3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79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其中病例177人,对照202人。病例为20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关木通和马兜铃酸的大鼠肾脏毒性作用情况及其机理;用菊糖、对-氨基马尿酸作为肾功能评价的探针,研究关木通及其主要成分马兜铃酸的肾毒性,并与传统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