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位复位法联合EC胶治疗后踝呈粉碎性骨折的复杂三踝骨折的相关实验及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j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踝关节是人体的承重关节,在日常生活中踝关节极易受到损伤,踝关节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三踝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属关节内骨折,常伴有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及踝关节的脱位,治疗困难,效果欠佳,尤其是对于后踝呈粉碎性骨折的三踝骨折,其复位及固定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治疗后往往留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轻则行走不稳,重则关节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乃至关节僵硬。目前治疗三踝骨折主要有两种方法:1手法复位后石膏托固定;2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已成为大多数临床医师所选用的治疗方法。三踝骨折中内踝及外踝因其解剖位置表浅,其手术方法较为简单,已为大多数临床医师所掌握;对于后踝骨折,则显露方法较多,但因后踝解剖位置较深,加之周围韧带、肌腱的牵拉阻挡,常用的手术方法难以暴露清楚,尤其是对于后踝呈粉碎的病例,每一个碎裂的带有关节面的骨块往往体积较小,现有的固定材料诸如钢板、螺钉、克氏针等难以使其牢固固定,术后如脱落易成为关节内游离体,影响踝关节功能,但如将其全部丢弃,又将大大增加术后踝关节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后踝骨折块及其关节面的显露、复位及固定往往更为困难。本论文旨在探讨医用耳脑型(EC胶)对骨软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在三踝骨折手术中将其用于粘合固定后跺粉碎软骨块的可行性,及应用踝关节外侧脱位法显露三踝骨折手术中粉碎性后踝骨折的治疗方式的优越性,并对三踝骨折中其它的相关问题做出讨论。方法:1实验研究部分:选用成年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所有动物左膝关节造成关节面连同部分骨质骨折后,实验组单纯用EC胶粘合复位固定;对照组应用交叉克氏针复位固定。术后在4、6、8、12周分别取材,每次每组动物处死5只,将标本仔细去除肌肉后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同时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钙水平。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观察骨愈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2临床研究部分:观察2000年以来40例后踝呈粉碎性骨折的三踝骨折病例,后踝骨折片均占关节面至少25%,分为两组,每组20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组应用踝关节外侧脱位法暴露后踝,并应用EC胶粘合固定带有关节面的微小骨块,而后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踝;B组根据后踝骨折块移位方向,而分别采用内外踝的偏后侧切口来显露后踝,不对带有关节面的微小骨块进行特殊固定,或将其取出,而后用可吸收螺钉或松质骨螺钉固定后踝。术后均对踝关节石膏托外固定6周,两组共40例病人全部随诊,平均随诊14个月,根据AOFAS踝一后足评分系统(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总分100分)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组病人踝关节功能进行对比。结果:1实验研究部分:术后4、6、8、12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X-线影像学及血清生化检查。大体观察及X-线影响学检查:实验组:骨折片无移位,4周及6周时骨折线模糊,骨折断端有骨痂形成,未见EC胶残留物;8周时骨折线基本消失,骨折断端大量骨痂形成,骨折线被新生骨填充;12周时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对照组:骨折片无移位,4周及6周时骨折线模糊,骨折断端有骨痂形成,内固定物固定牢固;8周时骨折线基本消失,骨折断端大量骨痂形成,骨折线被新生骨填充;12周时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组织学观察:实验组:4周时,软骨逐渐成骨,EC胶未完全降解前有部分爬行替代过程,两断端向中间成骨,早期植入物交界处有弥散的淋巴细胞浸润,偶可见嗜酸粒细胞,6周时消失;8周时,基本完成修复,新生小血管增生明显,骨小梁排列尚有序;12周时成熟骨组织替代完全,与断端无明显分界。对照组:4周时,软骨逐渐成骨,8周时,基本完成修复,新生小血管增生明显,骨小梁排列尚有序,12周时成熟骨组织替代完全,与断端无明显分界。血清生化检查:4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值,碱性磷酸酶水平之间有差异;6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碱性磷酸酶水平之间有差异;8周时两组的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2临床研究部分:平均随诊14个月,A组20例病人无一例发生骨性关节炎,B组2例发生骨性关节炎,根据AOFAS踝一后足评分系统,A组最高得分98分,最低得分82分,平均92.6分,B组最高得分97分,最低得分68分,平均88.35分,得分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应用EC胶粘合骨软骨骨折片并不延缓骨折愈合时间,可以作为一种固定材料应用于三踝骨折手术中。2对于三踝骨折中有粉碎软骨块的后踝骨折的术中复位,可采用踝关节外侧脱位法暴露后踝及其关节软骨面,应用EC胶粘合带有关节面的微小碎骨块,而后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踝,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M弹力绷带加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法在穿刺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104例拟行PICC置管操作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5例,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置管,其中观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在体肺热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腺苷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腺苷预处理组(C组)、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疗效,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近六年(2002.1~2007.12)行颈椎前路减压植
1990年代初,我国税收征管模式发生了一次重要转型,即由"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国现行"管事制"模式受到严峻挑战,逐渐陷入困境,面临转型压力。与
大多数经济时间序列呈现非平稳性,因而不能直接用ARMA模型进行分析。但是通过对原始序列进行差分,将其转换为平稳时间序列,再用ARMA模型进行建模。本文通过对我国自建国以来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UCG)是将煤炭直接在地下进行有目的地燃烧而转变成工业燃料或化工原料的一种新型煤炭资源开采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研究表明UCG会对地下水
<正> 设矢量场A=Pi+Qj+Rk的各分量P(x,y,z),Q(x,y,z),R(x,y,z)在由闭曲面S所围的区域Ω内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有高斯—奥斯特洛格拉斯基公式这个公式建立了曲面积分与重积分
目的:结合文献讨论胰漏发生与给予不同临床治疗措施的相关性,以期对指导临床治疗有新的发现。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于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施行的PD术病例。
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 TI)在食品科学和生物技术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探讨黑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lack 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 BSTI)的性质及胃肠液消化特性
目的评价老年病人异丙酚靶控输注(target-contralled infusion,TCI)复合瑞芬太尼诱导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Line ARX index ,AAI)监测麻醉深度的价值,并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