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属于认知障碍疾病中的一种,是由于各种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明显或者不明显的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血管内供血不足和认知方面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痴呆程度由轻到重逐渐进展的综合征。人们逐渐意识到血管性认知障碍影响着生活质量,且其具有普遍存在、后天获得、病程逐渐进展的特点,这些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国内外医学工作者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否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高危因素这一话题已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已得出确切的结论。血管性认知障碍能够经神经心理学测试进行初阶筛查,这一方法在全人类的疾病预防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再有多个切入点可以帮助人们着手于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那将会对疾病进展的研究大有裨益。MoCA量表得分高低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呈负相关,且根据得分高低分为三组。本次研究旨在探讨:1)血管性认知障碍与神经心理学测试MoCA量表的评分与具体分组标准;2)血管性认知障碍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占比率是否相关,即Hcy是否可作为一项危险因素;3)MoCA量表的评分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比较和相关性。具体比较如下: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VCI患者的MoCA量表总分与其对应的Hcy浓度是否相关,MoCA量表各子项得分与其对应的Hcy浓度是否相关,结果得出显著相关的认知功能子项即为影响最大的项目。方法:1)由经标准化培训的神经内科医生对受试者进行MoCA量表测试,按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VCI条件和正常对照受试者共100例,评分后按照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不同分组。按照评分规定划分为三组,具体为正常对照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组和血管性痴呆组。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先将已划分的三组数据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需在得出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继续研究,以校正混杂因素,避免影响结果;2)将三组受试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3)筛出三组受试者中符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断条件的患者,将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相应的MoCA总分进行Spearman分析;4)分别将三组受试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MoCA量表中各认知功能子项得分进行Spearman检验分析,得出血浆Hcy与认知障碍患者MoCA量表中哪些认知子项功能相关。结果:100例受试患者中诊断为认知功能正常组3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组41例,血管性痴呆组29例,三组数据年龄、受教育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别为66.83±11.78岁、66.85±11.76岁、66.55±11.78岁,年龄组与组间方差分析结果为F=0.006,P=0.994,三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受教育年限分别为9.80±3.44年、9.88±3.74年、9.69±3.39年,行方差相关性分析结果为F=0.024,P=0.976。三组受试者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例数分别为2例、11例、15例,占该组所有受试者数量百分比分别为6.67%、26.83%、51.72%,行2检验提示三组组与组间该病发生率比较结果P值均小于0.05,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在三组间有意义。正常组、VCIND组与VaD组中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受试者血浆Hcy浓度与其对应的MoCA量表总分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两者呈负相关,P<0.OO1,R=-0.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增高,MoCA得分随之减低,即认知功能损伤越严重。分别将三组数据中的血浆Hcy浓度与其对应的MoCA量表中的各子项得分再次分析,得出在非痴呆型认知障碍组中在语言能力子项(P=0.033,R=-0.334)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性痴呆组中,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P<0.001,P<0.05,R=-0.604)、注意力(P<0.001,P<0.05,R=-0.902)、抽象能力(P=0.020,R=0.430)、定向力(P=0.018,P<0.05,R=-0.436)、与延迟回忆(P=0.036,P<0.05,R=-0.391)五个子项中血浆Hcy浓度与其对应的MoCA量表中的各子项得分显著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被认为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一项高危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两者呈负相关。血浆Hcy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定向力、延迟回忆、语言能力等五项认知功能子项中,表现出与血管性认知障碍有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