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重,养老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一对夫妻赡养四到六位老人的现象较为普遍,子女养老压力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维系。而机构养老也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老人不愿去养老机构,另一方面也存在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私人养老机构收费较高等问题。在此形势下,社区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依托,采用日托或上门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内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广受青睐。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吸引社会资本以PPP方式参与,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社会资本方的经验及能力,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养老问题关系民生,公益性强,如果社会资本方在此过程中采取投机行为,谋取不合理回报,不仅影响项目本身,还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论文旨在进行社区居家养老PPP项目的回报机制研究。 首先,论文在对社区居家养老PPP项目回报特点和回报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运作方式、盈利方式、付费模式、回报来源等方面对社区居家养老PPP项目的回报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设计了回报机制框架;其次,针对项目实际收益小于合理收益下限的情况,设计了基于绩效的政府缺口支付机制。针对实际收益处于合理收益区间内的情况,采用Shapley值构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方之间的收益分配模型。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项目实际收益大于合理收益上限情况,设计了超额收益分享机制;最后,对社区居家养老PPP项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