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系小句一直是语言类型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关系小句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内容:1)关系小句的种类;2)关系小句与其他语法成分的组配模式;3)关系策略;4)动因探讨。以往研究对本文有启发,但也有局限性。局限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1)前人未探讨语序与关系小句的种类是否有相关性,也未从整体出发来研究所有关系小句种类形成的动因;2)前人未能从类型学视角出发来研究关系小句与其他语法成分的组配模式,不应只考虑英汉语言,并且前人所得到的动因种类繁多,需要化繁为简,动因的有效性也亟待验证;3)前人未从类型学视角出发来研究世界语言在不同句法位置所偏好的关系策略,并且动因也尚未涉及。本文采取语言类型学视角,选取包含英语和汉语在内的14种语言作为语种样本,语种样本的语序主要涉及到VO语序、OV语序以及VO-OV混合语序,这三种语序为世界语言中所有的语序类型。本文旨在研究世界不同语序语言的关系小句在种类、组配模式、关系策略与语序的相关性及动因。如果存在相关性,动因为何。如果不存在相关性,动因为何。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本文研究发现如下:(1)关系小句的种类与语序不存在相关性。世界语言普遍偏好外部关系小句是因为域名明显和关系化难度更小。纳瓦霍语(OV)偏好内部关系小句是因为无冠词或量词和关系代词阻碍关系化难度;符合经济性原则。赛德克族语(VO)、塔加拉族语(VO)和纳瓦霍语之所以能够同时拥有内部和外部关系小句,是因为无冠词、量词和关系代词,使得与外部关系小句难度一致。世界语言普遍偏好自由关系小句是因为关系化难度最小。左侧邻接式关系小句并不存在,它实际上为句首左部的内部关系小句。世界语言普遍偏好它的原因是它遵循了关系化难度小的原则,而右侧邻接式关系小句遵循的是主要谓语动词凸显原则。(2)关系小句与其他语法成分的组配模式与语序存在相关性。Dryer的左右分支理论(BDT)无法预测英语和汉语中关系小句与名词的组配。Hawkins的成分识别域理论(CRD)与直接成分尽早识别原则(EIC)的互动可解释英语关系小句和其他语法成分的组配,但无法揭示日语和汉语关系小句与其他语法成分的组配。主要谓语动词凸显原则可视为不同语序语言中关系小句和其他成分组配的动因,不同可别度语法成分的默认组配则可阐释汉语主语关系小句偏好数量词-关系小句-名词的组配、宾语关系小句偏好关系小句-数量词-名词的组配。以主要谓语动词凸显原则为核心的述谓性等级可预测跨语言中关系小句的位置与VO-OV语言有关,而形容词的位置与VO-OV语言无关。(3)关系策略与语序存在相关性。填充词-空位域(FGD)与词汇域(LD)对关系策略的解释与事实相符。VO、OV以及VO-OV语言在关系化SU、DO、IO/OBL时,均偏好采用空位策略。VO语言在关系化GENSU和GENDO时,为了避免语法错误,所以偏好使用复制代词策略。VO-OV语言在关系化GENSU时,由于其FGD节点数达不到采用复指代词的标准,所以偏好使用空位策略。当它在关系化GENDO时,为了防止名词短语成为句子,偏好采用复指代词策略,然而OV语言在关系化GENSU和GENDO时,由于其FGD节点数过小,所以偏好采用空位策略。综上,本文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一,主要语序类型语言中关系小句的种类与语序没有相关性,但关系小句与其他语法成分的组配模式和关系策略均与语序具有相关性,弥补了以往对跨语言关系小句研究的不足;第二,明晰了英语和汉语的关系小句与各自语序的相关性,为英语和汉语的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理论指导,使学习者在掌握关系小句时与语言语序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