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区”风貌研究和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kf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什古城地处我国西部的边陲,是国务院于1986年颁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喀什噶尔在古代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段的重要十字路口,曾先后聚居过许多不同的民族,在各种文化冲击下,最终形成了以维吾尔族居民为主,具有伊斯兰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与中亚许多国家相类似的街区特色。喀什老城区建筑顺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空间有序而精妙,在民族传统特色与伊斯兰文化背景的融合发展之中,创造了一种既封闭又开放的淳朴祥和的居住环境。喀什老城区的传统历史街区是喀什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在特定地域中建筑空间的构成与该地域中的自然、历史、人文、原型空间密切渗透的结果。如何延续历史街区的文脉,就必须研究该地区具有典型历史街区特征的地块。本文就以“阿霍街区”这一典型地块为研究的具体对象,从而进一步分析喀什老城区历史街区的特色。本文在大量阅读新疆喀什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阿霍街区”的实地调研考察,并结合居民问卷分析,在喀什老城区的传统历史街区的意向要素、建筑特色、景观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喀什老城区的传统历史街区也面临着土地配置率低、基础设施滞后、达不到抗震要求、防火能力低下等等问题,尤以“抗震改造”问题最为迫切。随着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后,专家称中国大陆将进入一个地震比较活跃的时期。对于身处地震带上的土木结构房屋,无疑是最大隐患,而人们最迫切的要求是如何保护人的宝贵生命。故此,本研究在“生命安全第一、风貌保护、就地返建”的原则下,提出了新建“阿霍街区”的方案。此方案不仅解决了抗震防火等要求,也很好的延续了地区历史文脉,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焕发了旧城的活力。通过对此方案的深入探讨,对其他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提供了借鉴意义,试图从中探求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的可行性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为1999国际建协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介绍。作者从北京前门地区独特的居住文化出发,探讨了21世纪的城市住区中传统街区特色的保留与延续。
本文针对林干教授在其论著中坚持的匈奴人种属欧罗巴种 1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指出 ,林干教授所列举的汉初以后事实 ,根本不能解释“战国时期”匈奴人骨何以全部显示
本文通过部分实例分析了在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地区、自然景区的博物馆以及遗址博物馆建筑,并探索博物馆利用地下空间达到与周边环境协调的不同表现手法。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
人民公社时期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使得农村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比例失调,劳动力剩余积淀严重。在国家采取的严格限制农村居民流向城镇的户籍制度的约束下,中国农村社
目前中国面临的问题普遍带有制度性特征,即一些危机的累积在于制度。例如,我国金融风险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制度性特征;失业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等等矛盾与问题也是制度性原
地方公债是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地方公债的发行,我国从2009年开始正式发行地方公债。本文是在2009年中央代地方发行2000亿地方债的背景下,综
能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力之源。尤其是近年以来,能源价格飙升,温室效应加剧,能源供需形势不断恶化,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能源问题的主题。美国和中国是目
从根本上来说,国家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主要是依靠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党和政府要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同样
自行车交通有着机动车无法比拟的行驶优势,它十分灵活,几乎不受道路拥堵的影响,准时性高,存车方便,不占用过多的停车位;在道路拥堵的城市,对于短距离出行来说,没有一种交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