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双源CT噪声优化新型单能谱软件:不同单能量图像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双源CT一种具有减少噪声的新型单能谱软件,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显示早期胃癌癌灶的最佳单能量(keV)。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双期扫描,经术后病理证实胃粘膜层或粘膜下层受侵的早期胃癌患者入组20例。其中T1a期6例,T1b期14例,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46-74岁,中位年龄61.74岁。检查前患者空腹6-8小时,检查前20分钟进行山莨菪碱10g注射低张,扫描前口服产气粉6g。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扫描仪器。扫描模式:A球管管电压100KVp,参考管电流230m As;B球管管电压140KVp,参考管电流178m As,应用CARE DOSE 4D技术。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300mg I/ml,70ml-140ml(1.5kg/ml,3ml/sec),分别于注药后30秒(动脉期)及70秒(静脉期)行双能量扫描。将原始数据分别导入MMWP工作站中单能谱软件(Mono)及“Siemens.syngo.IPIPE”后处理工作站新型单能谱软件(Mono+),获得40-100keV单能量图像。在MMWP工作站中得到线性融合120KV(M0.5)图像。分别在Mono与Mono+动静脉期不同keV及M0.5图像中测量正常胃壁、癌灶及腰大肌的CT值与SD值,计算癌灶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值。客观图像质量通过对比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来评估。主观图像由两名观察员评估。寻找显示早癌病灶的最佳keV值。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若有意义进行t检验;反之选用非参数检验。对两名观察者主观图像结果进行秩和检验,应用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噪声:动脉期Mono40-100keV图像中,40keV图像噪声最高66.76±14.68,Mono+40-100keV图像中40keV图像噪声最高26.55±4.56,Mono+40keV图像噪声低于Mono40keV图像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静脉期Mono40-100keV图像中40keV图像噪声最高64.78±12.93,Mono+40-100keV图像中40keV图像噪声最高30.53±4.03,Mono+40keV图像噪声低于Mono40keV图像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NR:在动脉期中,除了70-100keV图像中Mono与Mono+的SNR无统计学意义,Mono+的SNR明显高于全部Mono,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0、50keV(P<0.001)以及60keV中(P=0.006)。在静脉期中,40、50keV图像中Mono+的SNR明显高于全部Mono,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0keV(P<0.001)以及50keV中(P=0.002)。CNR:在动脉期中,除了70-100keV图像中Mono与Mono+的CNR无统计学意义,Mono+的CNR明显高于全部Mono,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0、50keV(P<0.001),以及60keV中(P=0.015)。在静脉期中,40、50keV图像中Mono+的CNR明显高于全部Mono,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0keV(P<0.001)以及50keV中(P=0.010)。动脉期融合图像SNR 4.92±1.29,低于Mono+40keV 6.85±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静脉期融合图像SNR 6.61±2.74,低于Mono+40keV 9.7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脉期融合图像CNR 2.10±1.54,低于Mono+40keV 3.84±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静脉期融合图像CNR 1.73±0.84,低于Mono+40keV 3.16±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静脉期主观图像在Mono+40keV中评分均最高(P<0.001)。结论:Mono+40keV具有较大的SNR及CNR,具有较优的图像质量,且相对Mono明显降低了图像噪声。对于胃部早期病变观察,Mono+40keV图像是相对其他序列的首选图像,有助于早期癌灶与正常胃壁的鉴别。第二部分评估双源CT新型单能谱软件最佳单能量在早期胃癌筛查及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目的:评价双源CT新型单能谱软件最佳单能量40keV在早期胃癌检出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双期扫描共51例胃癌患者纳入本研究,经术后病理证实胃粘膜层或粘膜下层受侵。包括男性41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36-74岁,平均年龄57.91±7.93岁。检查前患者空腹6-8小时,检查前20分钟进行山莨菪碱10g注射低张,扫描前口服产气粉。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扫描仪器。扫描模式:A球管管电压100KVp,参考管电流230m As;B球管管电压140KVp,参考管电流178m As,应用CARE DOSE 4D技术。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300mg I/ml,70ml-140ml(1.5kg/ml,3ml/sec),分别于注药后30秒(动脉期)及70秒(静脉期)行双能量扫描。将原始数据导入“Siemens.syngo.IPIPE”后处理工作站新型单能谱软件(Mono+),获得40keV单能量图像。导入MMWP工作站中单能谱软件(Mono)获得线性融合120KV(M0.5)图像。2名放射科医生一同盲法分析例患者40keV单能量图像及M0.5图像,对病灶进行检出并对其进行T分期。将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准确率。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病理证实粘膜内癌(T1a)共32例,粘膜下癌(T1b)19例。M0.5图像中共有33例病灶检出(其中T1a检出18例,T1b检出15例),T1a检出率56.25%,T1b检出率78.9%,总检出率64.7%。T1a期与T1b期癌灶检出率(P=0.089),无统计学差异。40keV图像中共有43例检测出(其中T1a检出26例,T1b检出17例)。T1a检出率81.25%,T1b检出率89.5%,总检出率84.3%。T1a期与T1b期癌灶检出率(P=0.360),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病灶在M0.5图像及40keV图像中的总检出率(P=0.023),T1a期检出率(P=0.031)有统计学上差异,T1b期检出率(P=0.202)无统计学差异。T分期:早期胃癌T分期在M0.5图像中,总准确度59.3%,T1a期灵敏度66.1%,T1b期57.1%。早期胃癌T分期在40keV图像中,总准确度69.8%,T1a期灵敏度73.0%,T1b期64.7%。在M0.5图像及40keV图像中的T分期总准确度(P=0.350)、T1a期灵敏度(P=0.141)、T1b期灵敏度(P=0.402)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新型单能谱软件最佳单能量40keV提高了癌灶与正常胃壁的对比度,对于早期胃癌发现及T分期提供了相对有价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