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是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大部制改革新背景下提出的职能转变新要求。2008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现统一的市场监管”,2017年1月,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出台,强调“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综合监管与行业领域专业监管、社会协同监管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市场监管格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经历了10年的不断探索改变,特别是在各个地方不间断地改革下,不同的具体模式,不同的地方经验相继问世,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仍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围绕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开展了以下工作:梳理国内外关于市场监管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研究,总结评价研究成效和局限性,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介绍选择该理论的原因,评判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契合性;以四川省通江县为例,详细介绍了通江县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践情况,梳理了改革前后的问题和成效;以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从治理目标,整合协作,制度建设,信息共享四个方面全面分析总结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所遇到问题的原因:理论落后于实践,智能优化困难,执法依据混乱,信息化建设滞后。在介绍国内外优秀的改革实践的模式经验后,结合分析框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公民需求为核心,科学整合配置资源,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创新信用全流程监管,加强信息化支撑能力,保障优化改革的成效。“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我国经济转型和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在各地不断创新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和科学化。流程再造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效率,所以不能简单的物理性合并,在加强化学性融合的同时稳扎稳打,完善配套改革才能实现改革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