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披露是连接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沟通的有效方式。然而,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各投资机构蒙受了巨大损失,投资者开始不再相信金融机构,不再相信金融系统,甚至不再相信政府,曾一度出现投资者惜投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风险信息披露以增加投资者投资信心变得非常迫切,本文不仅研究了风险信息披露质量而且考察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改善我国风险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依据,进而引导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风险信息披露进行理论分析,介绍了风险信息披露的内涵、风险信息披露的主要法规,详述了风险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理论,这些理论为后面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对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以及构建了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综合指数。理论分析部分在借鉴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结构、中介机构和公司特征与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部分以深市2005年至2008年首次发行上市的227家公司作为样本,对样本公司上市发行阶段招股说明书中的风险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对被解释变量进行了可靠性检验,然后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对我国拟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我国风险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两职合一与风险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承销商声誉、公司规模、年度与风险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风险信息披露质量具有行业差别。但回归结果没有发现控股股东性质、独立董事比例、事务所声誉、公司所处地区、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对风险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第三部分针对以上研究得出结论、建议及后续研究展望,以期提高我国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