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波束成型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2004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米波技术一直是消费类电子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前沿,也是当前高速WLAN系统和5G蜂窝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虽然毫米波拥有巨大的带宽优势,但是高路损易遮挡的传播特性以及高频器件的硬件设计和功耗成本制约了其发展。随着学术界和产业界对毫米波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配置大规模天线和少量RF链路的收发机架构以及混合数字模拟波束成型技术被提出,毫米波MIMO通信系统的商用成为可能。这种混合波束成型技术在模拟域可以充分利用大规模天线的阵列增益补偿链路预算的不足,而在数字域则可以充分利用毫米波信道的稀疏特性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本文针对毫米波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波束成型技术展开研究。一方面,以毫米波无线电传播和阵列天线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大规模MIMO、干扰对齐(IA)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等,设计有效的基带处理算法。另一方面,以毫米波技术相关商业标准IEEE 802.15.3c、IEEE 802.11ad和3GPP 5G NR等为参考,结合RF特性和基带信号处理技术,提出实用可行的方案设计。论文的主要贡献以及成果如下:首先,研究毫米波MIMO系统中的混合波束成型设计。针对单用户MIMO系统,提出一种无需CSI的盲混合波束成型设计。首先采用随机梯度下降(SGD)算法以最大接收功率为优化目标设计模拟波束矩阵,然后在等效基带信道的基础上通过幂迭代算法实现数字波束矩阵的设计。针对多用户MIMO系统,为避免采用可变速率编码传输多流数据带来的同步误差和相位噪声问题,从最优BER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采用相同MCS条件的混合块对角化-几何均值分解(BD-GMD)设计。首先基于等效基带信道互信息最大,并考虑空间自由度,推导出模拟波束矩阵,然后基于抑制用户间干扰和用户内流间干扰实现数字波束矩阵的设计。在混合BD-GMD设计中,不仅推导出了理论闭式解,而且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有限反馈算法,并对复杂度做出了理论分析。其次,研究毫米波MIMO系统中的码本设计和波束训练。针对码本设计,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两级3D波束码本设计,其中主码本通过控制相位偏移数以保证波束增益,辅码本通过控制“旋转”因子以保证波束精度。针对单波束训练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天线选择改变训练波束宽度和数量的低复杂度搜索算法,其中多级波束的选择通过阵列相关性来决定。针对多波束训练问题,基于阵列天线和随机矩阵理论,推导出一种有效的波束子集优化方法,并证明了波束子集规模的最小值是信道传播径数。在此基础上,通过限定参与波束训练的收发机单元(TXRU)数量,提出了两种线性波束训练的方法,并给出了理论收敛的证明。最后,研究毫米波MIMO系统中的干扰抑制技术。以60GHz密集通信网络和5G毫米波蜂窝网络为典型场景,结合实际系统中的干扰问题,分别给出了基于IA和NOMA的混合波束成型设计方案。针对60GHz网络中的全局弱干扰问题,首先分析了混合IA设计的可行条件,即节点的RF链路数要求不小于两倍数据流数,然后给出了联合最大SINR和最小MSE的混合IA算法,最后提供了该算法在大规模天线系统下的干扰特性分析。针对5G毫米波蜂窝网络,考虑到传统OMA机制处理多用户干扰造成资源的浪费,提出结合NOMA机制和混合波束成型技术来有效利用毫米波传播的高路损特性。此外,针对NOMA系统中的簇内和簇间干扰问题,分别从用户配对、混合设计以及功率分配三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研究对推动调查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针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提出以国土“三调”数据成果为基础,对“一调多用”的构想进行探索与实践,为快速构建统一、完整地调查数据成果提供一套解决思路.对今后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该文在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场地的水文地质特征,并利用解析法对场地污染物迁移进行了预测.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防渗帷幕设计相关规范,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污染物分布等特征,对场地防渗帷幕墙进行了初步设计,计算了防渗帷幕设计厚度要求值,可为后期场地再利用提供参考.
该文选取典型工程案例,从测区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及地球物理特性等方面,分析总结了三维和二维地质雷达系统在城市道路地下空洞探测工作中的应用.经钻孔和孔内摄像验证,地质雷达探测效果良好,可为城市地质病害超前预报、风险评估和综合治理提供服务.
该文介绍了为查明某输水隧洞顶部塌腔范围,选用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和瑞雷面波法进行综合探测,从而获得了塌落区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剖面及二维面波等值线图,并依据塌落松散体、空洞以及相对完整岩体之间存在的弹性波差异,运用地震波运动学特征对资料进行解译分析,确定隧洞洞顶塌落区范围及深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隧洞加固施工处理及方案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卵石层作为高层建筑地基时,层中不均匀分布的松散夹层或透镜体成为相对软弱下卧层,其承载力或压缩模量往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复合地基及桩基础在处理软弱夹层或透镜体的同时也处理了上部硬层,增加了工程成本;静压注浆浆液在砂卵石层中扩散范围大,注浆体强度高,但注浆范围和深度可控性差;高压旋喷注浆法成为加固该类软弱下卧层的一种选择.该文从某卵石地基处理工程的方案设计、施工要点、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高压旋喷注浆法处理类似软弱层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检测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该文以保定市顺平县扶贫打井项目为例,介绍了在基岩山区山间谷地缺水地段,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从构造角度分析布设了物探剖面,选取低阻带靶区,成功实施了一眼探采结合井,解决了当地饮水难题.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寻找隐伏蓄水构造的适用性.
提要该文从深埋航煤油管道的施工工艺及探测现状出发,介绍了垂向剖面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工程实践,并经磁梯度法对比和钻孔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指出了该方法的独特优点.
通信配线是实现用户与运营商提供的电信服务之间的重要物理连接,目前主要还是由人工完成。人工配线耗时耗力,对运营商来说成本非常的高昂。随着FTTH、IPTV等逐渐把光纤推向了用户,承载和传输速度更高的宽带业务,运营商更是希望通过自动光纤配线架——AODF(Automatic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来降低运维成本,同时向客户提供高级别可靠性服务和提供即时故障解决。市场上虽
以某高磷鲕状铁矿氧化球为试样,研究了气基还原?磁选生产粉末还原铁工艺.以CaCO3为脱磷剂时,考察了还原气体总流量、还原温度以及还原时间对提铁降磷的影响,发现调整上述条件,均不能获得合格的粉末还原铁;以Na2 CO3为脱磷剂时,考察了还原温度以及Na2CO3用量对提铁降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2CO3用量15%、H2与CO流量分别为3.75 L/min和1.25 L/min、1100℃下还原180 min,获得了铁品位96.55%、铁回收率94.99%、磷含量0.08%的优质粉末还原铁.
在空气、水、高锰酸钾及过氧化氢等介质中分别氧化毒砂,利用红外光谱、接触角检测等手段探究了毒砂氧化程度对其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砂处于不同介质中氧化时被氧化程度不同,高锰酸钾及氧化氢等氧化剂的氧化效果强于空气和水;接触角检测以及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毒砂在空气中氧化一定时间,可以促进其可浮性;毒砂在水中氧化,其可浮性受到了一定程度抑制;毒砂在氧化剂中氧化,其可浮性受到抑制,其中高锰酸钾抑制作用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