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与数字图像信息的甜菜氮素诊断方法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h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与数字图像信息对甜菜氮素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研究进展,结合本研究中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与数字图像数据特点,建立了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与数字图像信息的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模型。本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设计了不同氮素梯度下的甜菜小区试验,采用ASD高光谱仪采集甜菜冠层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Canon数码相机采集甜菜冠层数字图像数据,并同时测定甜菜冠层氮素含量指标,选取了146组样品作为建模集、48组样品作为验证集,用来建立甜菜冠层氮素含量诊断模型。2.对甜菜冠层数字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图像滤波采用3×3中值滤波法,图像分割依次采用H颜色通道特定阈值法去除土壤干扰背景,采用Otsu法去除了阴影干扰背景,采用Cb颜色通道特定阂值法去除白板干扰背景,得到了甜菜冠层绿叶图像;利用MATLAB软件统计分析得到了甜菜冠层R、G、B颜色值数据信息。3.基于数字图像信息对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线性回归氮素预测模型,预测相关系数r=0.84,均方根误差RMSE=1.63;对图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模型,预测相关系数r=0.79,均方根误差RMSE=1.85,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模型,预测相关系数r=0.85,均方根误差RMSE=1.26。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的氮素预测模型比支持向量机算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建立的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4.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信息对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将原始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转换成植被指数信息;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建立基于植被指数的氮素含量预测模型,预测相关系数r=0.77,均方根误差RMSE=1.09。5.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与数字图像融合信息对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将植被指数信息与颜色特征值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模型,预测相关系数r=0.82,均方根误差RMSE=1.64,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甜菜氮素诊断模型,预测相关系数r=0.88,均方根误差RMSE=1.03。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算法比支持向量机算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其他文献
光子晶体是一类由介电常数不同的材料构成的空间周期结构,它们能够像半导体影响电子传播那样影响光子的传播。由于这种奇异的特性,近年来这种新材料被寄予了极大的关注。为了制
水是城市的灵魂,海淀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其水系治理与水利工程布局对全市水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两大前提下,积极探索提出新的治水思路,以
作为互联网语境下影视内容生态的重要参与主体,网络大电影是新时代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受众消费主义的接受观和专业团队缺乏的行业格局下,网络大电影审美价值的
作品名称:大泼墨青花分水斗彩麒麟罐高度:23.5cm口经:8. 3cm肚经:25cm圈足:8. 8cm该作品器型典雅,胎质莹润,白里泛青,线条流畅,直口短颈,圆肩大方。釉面散发美玉之青花大泼墨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Web GIS技术走向成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当前GIS技术热点,Web GIS的实现方式有多种,研究如何合理地利用各种技术构建Web GIS体系结构具
近20年来,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纳米涂层是首先得到应用的纳米材料之一.热喷涂技术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工艺手段,涂层被广泛应用于抗磨损,抗腐蚀,抗氧化,
侯孝贤的作品关注现代社会中人们遭遇的精神困境,通过个人化的纪实性美学表达,展现出他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纽约时报》以“无根”为关键词,对侯孝贤的电影进行评述.“无根
长期以来,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主要靠人畜力完成,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我国水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挫伤了稻农的积极性,不利于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双季稻种植地区,双抢农时季节紧,生产任务重、气候炎热、劳力短缺,农民迫切需要优质高效的机械来取代人畜力作业。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以简易机耕船为动力的旋耕埋秆技术及配套机具。试图通过对收获后残留高秆的水田实施压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磷酸镍无机微孔材料VSB-1的骨架掺杂改性,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过渡金属掺杂的MeVSB-1无机微孔材料,Co的最高原料掺杂量最大,为50mol﹪,其次为Zn,原料掺杂量可
  本文通过Zn-27Al-2Cu-0.03Mg合金作为钎料对45号钢的钎焊性进行了系统和基础性的研究。  该课题运用铺展性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对比与分析,确定出合适的钎焊温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