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合成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常用方法是,先把偏苯三酸酐以外的所有原料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酸值小于10的预聚酯,然后在相对低温的情况下加入偏苯三酸酐来改性普通的醇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常用方法是,先把偏苯三酸酐以外的所有原料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酸值小于10的预聚酯,然后在相对低温的情况下加入偏苯三酸酐来改性普通的醇酸树脂,使偏苯三酸酐的部分羧基发生反应,其它羧基则未反应而保留下来,再以胺或氨来中和成盐,从而使树脂具有水溶性.但用该方法得到的水溶性醇酸树脂漆具有较大的缺陷,如干性差、耐水性差和贮存稳定性差等.这是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本文探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对普通醇酸树脂的水溶性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合成工艺的选择、原料的选择、水溶性化的方法、中和剂的选择和助溶剂的选择等,还详细探讨了影响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的树脂变量因素,包括油度、醇超量和酸值等.脂肪酸采用亚麻油脂肪酸、多元酸为苯二甲酸酐和间苯二甲酸、多元醇确定为三羟甲基丙烷加上少量的季戊四醇,提供残余羧基者为偏苯三甲酸酐.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马来海松酸(MPA)的合成条件,讨论了马来海松酸对水溶性醇酸树脂改性的优越性.马来海松酸是以松香和马来酸酐合成得到的,合成过程中需要使用分水器或加入催化剂,配方采用松香过量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185℃左右.马来海松酸改性可以弥补松香改性的缺陷,因马来酸酐与松香的反应消耗了松香中的共轭双键,从而解决了松香改性时因共轭双键的存在而导3致的树脂性能上的缺陷.用马来海松酸改性水溶性醇酸树脂具有松香改性的突出优点,改性效果优于其它几种改性,用改性后的水溶性醇酸树脂制造的水溶性醇酸树脂铁红底漆具有突出的干性、硬度和耐水性.最终,本文确定了马来海松酸改性自干型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配成的漆经过配方调整和性能优化,其它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其他文献
催化反应作为化学反应的核心备受科学家们的青睐,其中催化氧化更是研究的热点课题。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辅酶,对质子和电子具有良好的存储和传递能力,是生物体内氧化反应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构建出具有这种酶核心功能基团的结构类似物,进而取代其在生物体外进行温和、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各种氧化反应过程是每个科学家的梦想。NAD+辅酶模型可以有效模拟辅酶的催化行为,从而有效解决辅酶在
生物丁醇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汽油混合度的新型生物液体燃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通过传统的丙酮-丁醇-乙醇(ABE)发酵法生产生物丁醇,由于丁醇对发酵菌种存在毒性抑制,导致终产物浓度低以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发酵分离耦合技术在线进行发酵产物丁醇的分离,既可以有效的解除产物抑制,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降低分离成本。本文介绍了渗透汽化法和气提法在生物丁醇分离中的应用,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
CO_2的资源化利用是环境和能源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逆水汽变换(RWGS)反应是实现C02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该反应可实现CO_2向更具化学品价值的CO的转化,且在以C02为原料的甲醇合成反应和费托合成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论文采用程序升温反应法制备了β-Mo2C催化剂,并制备了不同金属担载量的Cu/β-Mo2C和Ni/β-Mo2C催化剂。通过XRD、H2-TPR等表征方法对样品进
本论文结合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液相法具有简单、快速、机理易阐述及产物单一易提纯等优点,研究了在几种配位剂存在下,采用不同的Se源作原料制备纳米晶PbSe和SnSe,结果发现用柠
本文就茂金属催化剂(APE系列)在气相法乙烯聚合中试装置进行的研究开发工作,系统地阐述了催化剂的制备、乙烯聚合的适宜条件、树脂产品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等,并对这一阶段
由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其最适反应pH值通常为中性到碱性,近年来,这类酶制剂在纸浆脱油墨和洗涤剂等工业领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对于这类酶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选用嗜碱性芽孢杆菌Bacillus sp.AC-2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在摇瓶条件下对Bacillus sp.AC-2的产酶工艺进行了研究,包括种子培养时间、接种量、初始pH值、培养温度、碳源、C/N、氮源、无机盐和
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具有结构设计简单,颜色丰富可调,易于加工等众多的优点,成为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已经在理论研究、结构设计,优化以及器件的制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要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开发高性能、溶解性好的电致变色材料仍是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在供体单元和受体单元的选择和设计上。2,5-二(2-辛基十二烷基)-3,6-二(5-溴噻吩)-吡咯并[3,4-c]吡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