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郊团场的发展——以144团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deaihai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的特殊经济社会组织,在维护新疆稳定和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样一个特殊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环境呈现怎样的状态?大众传播媒介与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本论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144团的媒介环境及当地居民的媒介接触状况作了深入调查,进而了解了其信息需求及满足程度。通过对数据分析并结合访谈资料发现:大众传播一方面丰富了团场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给团场农工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对他们了解重大的新闻事件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很大帮助,大众传播媒介逐渐成为团场居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它的依赖性日渐强化。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给团场居民带来的帮助又是有限的,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与团场受众的信息需求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错位,媒体提供的许多信息实用性差,不符合团场的实际情况,有些报道语言生硬、套话过多,不符合团场农工的接受心理等;总之,团场受众的信息需求只能得到较低程度的满足,这又直接导致了团场受众对大众传媒目前的表现评价不高。  论文最后提出从加强媒体自身建设;发展教育,提高团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开展媒介教育,提高团场人的媒介素养这三方面来着手改善兵团团场目前的媒介环境,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应该起到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晚报是城市类报纸,晚报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联。在诸多类型的报纸中,晚报最早与市场接轨,同时也最先走上市民化的道路。  20多年来,随着我国新城市的不断出现、城市功
在晚清的历史背景下,从任何角度来说,王韬都是一个边缘人: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终生与举人无缘;他为官上书进言却终生谋不了一官半职;他信仰中国文化而又因特殊的机遇通晓西学;他忠
斯图亚特·霍尔是伯明翰学派20世纪70年代的顶尖人物,在英国的文化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名声不是基于自己的哪一本书,而是散见的文章和文集的序言。本文正是通过对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