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载体。生态系统在土地利用中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覆被),社会经济系统则表现为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人类活动作用于土地资源使其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土地利用类型的及其面积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而使得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自然过程和人类社会经济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反映自然过程和人类社会最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以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目的,开展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发展区域经济,可以为缓解人地矛盾提供新的出路,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以南昌市2000、2005、2010年三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南昌市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南昌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得出了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同时,通过构建环境经济协调指数(EEH)来探讨区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论文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驱动力,分析了地类变化对服务功能的影响,可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管理的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南昌市土地利用率较高达99.71%,其中耕地占47.65%,是典型农业主导用地类型。但市区以城镇建设用地为主,湾里区则以林地为主。研究期间,南昌市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研究期内先增加后减少,2000-2005年南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19179.26万元,2005-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74285.14万元,最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55105.88万元,损失率为8.5%。南昌市各生态系统类型服务价值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的趋势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近年来南昌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下降,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南昌市经济发展相对沿海地区滞后,经济建设动力不足,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给予南昌市以充足的空间思考未来的发展模式。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主题,如何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优化和调整发展思路和策略,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沿海发达地区“先发展,后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生态严重破坏的教训,是南昌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以上结论,论文认为土地资源作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载体,其利用结构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前提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实现环境经济友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外国游客对中国美丽的风景,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感兴趣。旅游翻译对于繁荣中国经济,加强中国与世界交流是着至关重要的。目的论于20世纪70年代
随着精神文明从落后的食不果腹、大生产运动中成功解放,人们的生活愉悦性开始逐渐增强,传统工艺的回归更能体现现代人的生活情趣。正是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工艺逐渐地调和着
简要介绍了洗涤剂的分类及其用途。论述了洗涤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概念以及洗涤剂领域的绿色化学。对我国洗涤剂的绿色化原料、绿色产品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安全性进行了
甩挂运输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合理规划甩挂运输路径对于物流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有着重要意义。由于目前针对甩挂运输问题的研究多以政策研究和模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假体的力线测量,评价股骨髓外定位法指导假体放置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5月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
本文主要针对吉林油田长岭深层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需要采用水平井大规模多级压裂的方法提高单井产能。水平井多级压裂时改变了压裂井周围地层的原始应力分布状态
母子公司治理是企业集团治理的核心问题,集团内母子公司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关系产生了新的治理问题,成为影响企业集团发挥整体优势的难题。本文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模型,充分
针对现有连续刚构桥梁存在混凝土开裂、后期挠度过大及跨越能力有限等问题,导师周志祥教授提出了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构想。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交通部重点应用
项目来源于本人在国家海洋局信息预报中心信息系统室实习期间,参与的基于智能移动平台的“我的海洋预报台”的设计与实现项目。在信息网络技术空前发展的今天,智能移动设备的
讨论法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了不同的重视。班级授课制出现后,课堂讨论因其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并能将人与知识进行有机联系成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