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财政管理体制发展演变研究(1929-1949)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leet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作为庶政之母,是国家政权赖以生存、国家机器得以运转的基础。而财政管理体制是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与财政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重庆市在近代尤其是抗战时期作为战时首都、抗战大后方中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重庆市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是属于地方财政的范畴,而地方财政收支是地方政府开展各项市政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而财政管理体制正是地方政府对于地方的收入与支出进行合理分配,最终实现收入与支出大致上平衡的一个重要依据。重庆市在正式建市之后,经历了军阀统治、四川省辖市、中央直辖市等城市行政体制的变化,而对于近代重庆市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不仅对于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处于省辖市地位之下的各个市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有借鉴意义,而且对于行政院直辖市及其地方各省(因为当时的行政院直辖市与地方各省处于一级地位)的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代重庆市财政管理体制是在国民政府实行分权型的财政管理体制之下制定并实施的,通过对于重庆市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国民政府对于处理中央与地方省级(包括行政院直辖市)、中央与地方县级、省级与县级之间的财税权限的划分渐趋合理化与现代化。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两级财政管理体制,这对于集中当时国统区财力与物力支持持久作战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对于重庆市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庆拥有正式的市建制名称之后,直到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崩溃。重庆市的财政管理制度发展于重庆市正式建市之后,完善于全面抗战开始之后重庆作为战时首都时期。全文主要从财政管理机构、财政预算的编制、市金库,这三部分的发展情况来透析重庆市财政管理制度的演变。重庆市财政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也体现了重庆市财政管理体制的现代化、重庆市城市地位的变化、重庆市财政在国民政府中央财政中的重要地位。当国民政府划分为两级财政管理体制之后,重庆市财政纳入了国家财政体制之中,中央也对它进行了一定的现代化建设,重庆市财政管理体制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很大的完善。但是在战后,受国民政府通货膨胀和内战的影响,财政收支多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但是纵观全局,重庆市的财政管理体制在民国时期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实现了现代化,财政管理体制渐趋合理化。
其他文献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感染及愈后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结合临床实践表明,结合中、西医疗法,贯彻中医四时用药思想,考虑患者心理因素,采取综合
介绍了一种空调压缩机的直流变频控制系统,该系统以80C196MC单片机为核心组成控制回路,以电力场效应管MOSFET构成的三相全控电路作为压缩机驱动回路.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组
主要阐述了利用多线程技术和重叠操作模式进行串口通信的一种编程方式,并将其应用于远程数据采集中.
以豫西某煤矿工作面为背景,对急倾斜煤矿综采分段充填工作面底板受力和支承压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借助FLAC3D有限元差分软件对煤层开挖引起分段充填工作面底板的应力分布、位
6月8日,嘉实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原嘉实成长收益基金经理徐晨光调任嘉实稳健基金经理,而在此刻的调整正是嘉实基金排兵布阵,主动调整和优化投研团队的策略之一。最新数据显
长期以来,城管执法似乎总是与"暴力"联系在一起,城管与执法对象,似乎永远是一对"冤家"。建立城管的初衷,本是为了治理和整顿占道摆摊、乱搭乱建等乱象,维护市容市貌的整洁。
网络是现代科技和人类思维方式进步的产物和表现,网络促进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使人类的思维半径加宽,思维深度加大,思维精确度加深,但同时也使人类思维更加复杂和凌乱,人类
清至民国时期,黔东南苗侗族民众在田土山林诉讼之后有独具特色的防御策略,即将官府判词刊刻在石碑上,立于桥头路口等众人途经之处,以警示他人以后对判决所涉田土山林不得再生
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SCV)因其位置固定、直径较大,且不随血压变化,便于各种体位穿刺和导管固定,以及较少的血流感染和血栓形成[1],成为穿刺之首选部位。本文就其穿刺方
本文首先选取深沪两市40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162018年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选取的40家公司就20162018年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