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种植上3-5年后每年都要开花结果,直到植株死亡每年进行。从茶树花芽形成到种子成熟一般约经过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这一过程大量消耗养分,而作为以叶片为产出效益的茶树,其生殖生长过程会将其产量降低11.1%-55.3%。EMBRYONIC FLOWER(EMF)基因是植物中主要的抑制开花基因,其在植物营养发育阶段抑制下游开花同源基因活性,而LEAFY基因及细胞色素P450基因是与EMF作用相反的开花促进因子。本研究以“铁观音”茶树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对上述三个基因进行了克隆,主要结果如下:1克隆得到茶树EMF2的全长基因;基因全长为2145bp,其中包括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为1866bp,编码622个氨基酸,分子量157.18kD,等电点4.89;5’非编码区196bp,3’非编码区为278bp。将茶树EMF基因全长BLAST软件比对,该序列与葡萄EMF基因家族的同源性最高,为83%,其次与番茄、白花蝇子草、蓖麻、毛果杨的同源性也比较高,分别为81%、79%、76%、75%。该基因在GenBank种登录号为GQ477137。2克隆得到茶树LEAFY基因cDNA片段;该片段长度为670bp,经BLAST软件分析表明,该片段与许多植物的LEAFY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木兰柏、叶醉鱼草、葡萄、龙眼、桃的LEAFY基因同源性较高。除了桃以外,同源性都在95%以上。3克隆得到茶树细胞色素合成酶P450的cDNA片段;该片段长度为772bp。经在线BLAST软件分析,该序列与拟南芥、桃、蓖麻的同源性分别为79%、79%、73%。综上所述,EMF、LEAFY、P450三个基因可能在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茶树成花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三个基因的克隆会对今后茶树成花机理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