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周刊(1925-1933年)与民国时期的职业审美教育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期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创伤和挑战。整个民族的进步人士都在积极地寻找自强救国之良方,结果是,很多学者认为唯有把国民的教育水平提高上来,才能真正的自强。这的确是一个内省的好出路,并且很多教育家和在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人士都开始积极倡导基础教育。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些最早提出职业教育的学者,此时也希望把职业教育能够推广到全社会中,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要素。选择《生活》周刊,是因为它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前期机关刊物,作为主要的宣传阵地,《生活》周刊在前五卷中都不乏对于职业教育理念的宣传和引导民众如何在职场中把握好自己,做好工作,愉快地生活等等。作为一份影响力极强的大众主流报刊,其对于上海及江浙地区青年的职业指导和日常生活中的引导作用都是不可小觑的。文章中先对审美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内涵界定,分析审美教育理论在整个近代中国的开端和发展的情况,通过对于几位教育学者的审美教育理念的归纳,可以透过他们反映出当时中国在审美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民国时期兴起的职业教育指导的分析,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由开端到发展,最后到对于职业教育思想中实践性的指导三个方面的分析。文章还对《生活》周刊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以及周刊的总编辑邹韬奋先生的简要介绍。对于《生活》周刊中所体现的当时社会的职业现状和职业指导分析主要集中在第四章中,分为四个主体类别来分析的(平民,中高阶层,女子和学徒)。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基于上述内容所得,结合《生活》周刊以及审美教育在职业教育理念中的运用,希望审美教育能够在生活中起到感性教育的总用,在这个生活节奏快速的社会中,偶尔放慢脚步,用心去感悟生活当中的美感之处,于我们而言,这是上帝赋予我们人类的一份特殊的力量。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质量标准中相对效价测定的四参数回归计算法,考量不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选取同一批供试品相对效价测定时标准品和供试品的剂量-反应曲线平行性好
通过分析电气设备发热,总结了电气设备过热故障的诊断方法,并用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几组实例验证了采用红外诊断技术能够在电气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判断电气设备可能存在
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并结合文献内容,从文献量、著者、期刊和主题等方面对2000年以来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究我国信息共享
<正>为了适应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依据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材资源。所以,高中物理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教师,需要对高中物理教材进行"校本化开发"。在此,
基于国内外电子资源评价研究的成果与经验,结合我国大学图书馆实际,遴选56个指标构成大学图书绾电子资源理论评价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对理论遴选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筛选,再利用
符合社会历史进步要求的道德文化会对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道德建设,其意义在于揭示它对建设抗日根据地和战胜日本侵略者所起到的精神力量与社
首先介绍了QoS策略控制技术的导入背景,然后对策略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策略信息存储模型展开讨论.讨论包括以下内容:策略信息存储方案相关的知识结构;策略的基本概念,包括策
1940年11月,谷正伦出任甘肃省政府主席,上台伊始,他就提出“在进步中求安定”的施政口号,将其主政的重点放在发展建设上。谷正伦主政甘肃期间,能够把握契机,认清局势,重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