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以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与礼仪文化为主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j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文化视点研究中韩两国儒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重点放在以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与礼仪文化为主的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的比较研究上。 儒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儒文化传播到朝鲜半岛便形成了具有韩民族特色的儒教文化。本论文在比较研究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时,从多个侧面考察儒文化的相关问题即要考查两国人对儒文化研究方法上的异同点,也要考查中韩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等等。 所以,对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揭示中韩两国儒文化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和相异性,进而有助于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这一点便是本论文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本论文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合理吸收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在中韩两国同时进行的社会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为依据,全面、系统、深入地对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进行比较研究。这一点正是与以往的任何有关儒文化研究不同的地方,也是本论文的创意性之所在。 全文共分六个章,每章具体阐述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由论文的基本观点及选题意义、研究的动态及方向、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方法等内容组成。 第二章对中韩两国文化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第三章阐述了中韩两国儒家(教)文化的概念及基本特点。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由孔子建立的,他的思想体系构成了儒学的基本特征。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也是韩国古代朝鲜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 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以及与西方的异质文化交流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并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总体来看,中国儒家文化的特点归纳为: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包容性,二、重视整体观念,偏重直觉思维。中国儒家文化不仅贯穿于儒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成为独立于其它文化体系的基本标志,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韩国儒教文化的特征主要是受到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后来出现的宋明理学不过是先秦儒学的发展和强化。由孔子创立的儒学的基本特征在整个儒教文化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改变,其原来的特征和本质在韩国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强化。 相对“儒家”韩国比较普遍使用“儒教”一词,但中国没有“儒教思想”的说法,只有“儒家思想”。但是韩国的“儒教思想”起始于三国时期,之后也陆续接收了儒家新学派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儒家和韩国的儒教产生了差距,但是在本质上都是继承了同样的思想,因此还是可以加以比较的。根据研究的角度,学者都会使用“儒教”和“儒家”,但韩国人使用“儒教”一词,故此称之为儒教文化,中国人则用“儒家思想”一词。在两国的比较部分将儒教和儒家统称为“儒文化”,但是在比较两国间儒文化时,韩国的称之为“韩国儒教文化”,中国的称之为“中国儒家文化”。 第四章论述了中韩两国儒文化的发展过程。对于儒家文化的发展,中国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本论文倾向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划分。 中国的儒家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即先秦原始儒学、汉代儒学、宋明程朱儒学和现代新儒学。 儒家文化自孔子时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再到现代新儒学出现,延续了近二千五百年。 自从孔子创立儒文化体系以来,经历了诸子百家的攻击与非难,秦时遭受“焚书坑儒”的打击,以及清末民国初期儒家文化的危机等曲折发展的过程。虽然现在儒家文化在中国人的意识和思想当中淡薄了很多,但儒家文化仍然不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唐君毅、张君励、徐复观等联合著名的《中国文化与世界》一文,对中国文化反思过去、诊断现在、展望未来,对中国儒家的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韩国的儒教文化形成于三国时期。韩国儒学在朝鲜三国的迅速传播和普及,为正在建立和发展的三国封建统治秩序提供了思想武器,并为以后朝鲜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儒家文化给韩国以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是随时代的发展而淡薄,而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在新的层次上更为深刻地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在现代社会生活里儒教文化应重新得到发扬光大。 第五章是本论文的中心内容。主要分析和比较中韩两国人儒文化意识及对儒文化理解的异同点,而且比较了两国人之间对儒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并以笔者分别在中韩两国进行的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加以论述。 第六章为结束语。主要探讨了中韩两国人对儒文化意识观念的不同,而且,中韩两国之间儒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积极地与域外世界进行互相交流,吸收域外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使自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得到更快的发展,并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文明。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文化在数千年潜移默化的演变过程中,必然民族成员形成比较稳定的意识结构,因此,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总是要把外来文化自觉、不自觉地纳入自己固有的意识结构之中,并加以吸收和运用。韩国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参照的系统,完全是欧美的价值观和经济模式。但是,儒教这一韩国的主导传统文化,在韩国导入的欧美价值观和经济模式的背后,作为潜在的、根深蒂固的力量,深深地影响着韩国人的意识和行动。
其他文献
回民许庄是位于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回族村落,经受着主流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的冲击,它的民族认同和文化经历着变迁。本文以回民许庄的民族认同为个案,探讨了“权力的文化网络”与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资源环境愈加重视,现在森林工程已经成为了我国重点管理和建设的重要性项目。对于我国而言,森林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做好防火保护工作,能够推动林业
本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莫旗达斡尔族农民生活现状调查"为题,由导论、正文及结语构成,其中正文五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笔者主要以莫旗达斡尔
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是中央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联系点调研时进一步强调,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党
湿拓画,即“浮水染色技法”,在土耳其被称为大理石花纹纸艺术,当代也有人称它为水拓画或水影画.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些年,随着国家对
本文以新疆西北部边境的一个山地草原夏季牧场为例,结合民族学理论方法,从本民族文化的视角描述一个草原社会的发展真像。直以来,“经济增长”成为边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使得无序盲
学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创新,解决党执政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市创造性地开展了“学习李连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動,走出了一条“以典型带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民族教育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政策的有效落实,民族工作的顺利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作落实好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始终特别重视
市委发出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号召后,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振兴衡阳的热潮。作为县市区,如何解放思想?如何落实市委解放思想的内涵与要求?我认为必须将解放思想落
本文对16世纪欧洲画家荷尔拜因和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的肖像画线性逻辑结构的建立进行分析比较.16世纪的欧洲与明朝晚期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