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ade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及其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从而为临床筛查认知衰弱高危人群提供工具、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这有助于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减轻其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分为模型构建和模型验证两部分内容: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构建(1)数据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从青岛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五个血透中心,选取62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中文版病人感知赋权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和临床资料、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认知衰弱以及健康赋权和述情障碍水平评分。(2)数据录入与分组:采用双人核对录入法,将所收集资料匿名化处理编码后录入Excel 2016中。在R软件4.2.0中,按照4:1的比例,将所收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用于模型构建与验证。(3)建模组描述性分析:将建模组数据导入Windows版IBM SPSS Statistics25.0中,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连续性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来表示。(4)变量筛选:在R软件4.2.0中,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否发生认知衰弱为因变量,以社会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健康赋权以及述情障碍水平为自变量,进行LASSO回归,初步筛选变量。然后在SPSS 25.0中,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否发生认知衰弱为因变量,以LASSO回归筛选出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确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风险因素。(5)列线图模型构建:在R软件4.2.0中,以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的风险因素为基础,利用“rms”程序包,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验证(1)验证组描述性分析:将验证组数据导入Windows版IBM SPSS Statistics25.0中,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来表示。(2)建模组与验证组数据同质性检验:为了验证建模组与验证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将验证组与建模组数据进行比较。连续性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且满足方差齐,用t检验进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用近似t检验进行比较;不满足正态分布,用曼-惠特尼U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两组间差异比较。(3)模型验证:通过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对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区分度通过重复1000次bootstrap计算C-指数以及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验证;校准度通过绘制校准图进行验证。内部验证即使用建模组数据,计算模型C-指数、AUC和绘制校准曲线;外部验证即使用与建模组数据完全不同的验证组数据,计算模型C-指数、AUC和绘制校准曲线。为验证模型临床有效性,使用决策曲线分析进行评价。结果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构建(1)本研究共收集了62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效资料,分为建模组426名,验证组124名。建模组87名患者发生认知衰弱,发生率为17.5%。(2)建模组LASSO回归共筛选出8个有意义变量:健康赋权、述情障碍、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照护者、透析龄和自我护理能力(P<0.05)。(3)建模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赋权、述情障碍、年龄、学历、婚姻状况、透析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以此为基础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验证(1)验证组124名患者中,20名患者发生认知衰弱,发生率为16.1%。验证组与建模组数据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同质性。(2)建模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924(95%置信区间:0.889~0.960)和0.965(95%置信区间:0.935~0.996),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建模组和验证组校准图拟合曲线与理想曲线吻合良好,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显示在较大阈值范围内模型具有良好的净效益,说明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本研究共筛选出六个风险因素,分别是健康赋权、述情障碍、学历、年龄、婚姻状况和透析龄。2.在此基础上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此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训练集和验证集中AUC均>0.900且拟合曲线与理想曲线吻合较好,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有效性。
其他文献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是进入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中国粮食主产区作为农业生产的压舱石,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对中国粮食安全、城乡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及时空演变研究,分析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并提出进一步提升建议。本文按照“理论梳理-现状分析-计算测度-时空演变研究-总结建议”的基本框
学位
<正>根据2020年数据统计(下同),我省共有国有林场130个,有林地面积60.45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4007万立方米。我省国有林场以占全省10.8%的有林地面积培育了占全省(15888.68万立方米)25.2%的活立木蓄积,是全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优美、生物多样性富集、生态功能完善的区域,为京津冀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了突出贡献。我省国有林场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98个国有林场
期刊
阐述赋权的概念、理论框架、过程,介绍赋权理论在国内外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现状和肾移植受者赋权内容,分析目前赋权理论应用于肾移植领域所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肾移植领域赋权理论的应用展望进行探讨,以期为医务人员促进肾移植受者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期刊
<正>随着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研究的日益深入,一些长寿命裂变产物核素逐渐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由于它们的半衰期很长,放射性比活度较低,且大多发射的都是低能β射线,致使很难准确测定其放射性活度。
会议
论文通过挖掘城乡振兴与融合条件下原生态要素在农业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重要含义,探究了原生态要素在农业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运用原则。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作为传统的农业文化的产物,是村民在农业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积累并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重乡土情怀的社会风俗习惯和道德情感,都表现出了乡村振兴融合下原生态要素在农业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烙印。
期刊
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企业ESG建设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深刻影响,成为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新动力。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企业ESG表现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09—2021年的上市非金融企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外部融资能力低、外部
期刊
学位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农村的建设与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乡村建设要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是当前农村建设中丞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新发展阶段。迈向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深入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内涵,深刻认识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条件,进而明确推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入理解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
学位
乡村文化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模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为中心,乡村文化治理如何在更高水平上满足广大农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如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重大课题。本研究选择“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治理制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法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从战略性高度概括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治理之间的内在逻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