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柱内置虹吸雨水管施工期力学性能分析与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种大面积的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在全国各地大量兴建,建筑屋面的造型也是丰富多彩,这些建筑往往规模宏大,但随之也带来了大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和结构联合受力的问题。本文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工程为研究背景,该工程将屋面排水系统的虹吸雨水管内置于钢管混凝土柱,通过对钢管柱及虹吸雨水管的安装进行施工期力学性能分析及施工工艺研究,为确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成果:(1)对钢管柱、虹吸管、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材进行控制,对钢管柱与虹吸雨水管的连接构造设计进行分析,以确保机场结构完工后的整体安全性和使用功能。(2)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6.12、MidasGen800,对钢管柱吊装过程中汽车吊行走在楼板上的不同施工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钢管柱吊装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能。得出结论:对于汽车吊在楼板行走的施工工况下,行车路线上的大跨度与后浇带位置,可以采用铺设路基箱或钢平台梁的做法来达到荷载的扩散分布,满足结构的施工安全,同时可为相关工程施工期力学性能分析提供技术保障与借鉴。(3)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管柱安装过程中的受力进行了模拟,分析空钢管柱的吊装变形与应力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验证钢管柱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得出结论:在钢管柱吊装过程中,合理的加固措施与吊点设置可很大程度降低钢管柱施工期的受力与变形,大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能,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4)通过对钢管焊接工艺进行研究,发现加强钢管柱的制作过程品质管控,可以有效减少安装过程中出现隐患的几率,保证钢管柱吊装及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过程中的柱身安全和完整性。通过研究虹吸雨水管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材要求发现,提高管材密闭性及吸收震动等特性,可保证排水系统正常、安全、可靠、长久地工作。(5)针对钢管柱内置虹吸雨管的施工过程,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发现,在汽车吊行车吊装过程中,合理的行车路线布置可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期结构的安全性能;采用建立分级控制网的技术措施,可大大降低测量过程中的误差累积;对钢管柱与虹吸管进行联合安装的设计研究,有效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安装精度;通过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研究发现,良好的混凝土性能设计和泵送方案、验算,在浇筑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及施工安全。
其他文献
在水流环境中,桥梁结构物的存在会使其周围流态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局部冲刷。局部冲刷的形成大大降低了桥梁桩基的承载力,是造成桥梁结构损毁、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桥梁桩基
混凝土是当今应用最广的一种建筑材料,但它的最大缺点就是容易出现裂缝,而灌浆是修补裂缝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灌浆的质量,从而提高灌浆粘结强度是一
强震过后通常会伴随一系列余震,结构也将面临主震和多次余震的考验。如果结构在主震中产生一定损伤,则强余震很有可能使结构损伤进一步加剧,甚至引起结构倒塌,类似的灾害事件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由于材料老化、环境腐蚀、使用功能改变、施工质量低劣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而导致大量的结构设施需要修复和加固。纤维增强塑料(F
钢管混凝土因其承载力高、经济、实用、美观等优点,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中广泛应用,但普通钢管混凝土存在混凝土硬化收缩造成脱空和脱粘的问题。自应力钢管混凝土是一种新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DDBD法)是一种概念先进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DDBD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很多关键成果。但是DDBD还远远没有达到
在风荷载的激励下,输电导线与其周围空气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耦合作用,并最终可能引发导线的流固耦合振动。输电导线的振动将会对输电线路以及电塔结构产生严重的后果。深入系统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汶川和玉树两次大地震带来的惨痛教训,让我们必需尽快解决农村地区房屋不设防的问题。空斗墙作为我国最为悠久的承重墙体之一,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山地城市建设中经常需要开山填筑,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土石混合体回填区,埋深从几米到上百米不等,而在基础交通建设等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穿过的深厚的土石
N型相贯节点是钢管结构中常用的节点形式之一,它具有节约材料、节点承载力大、滞回性能好等诸多优点。目前,国内外关于圆钢管相贯节点静力性能的研究较为成熟,承载力的计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