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建构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jaljgj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该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是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概念是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理解化学反应原理、观察化学实验中的现象并分析其本质、进行实验探究、形成化学学习的思维与方法等都与化学概念密切相关。初中化学是学生接受系统化学知识教育的启蒙阶段,教材中涉及了很多基础化学概念,概念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笔者近六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概念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化学概念的抽象性、高度概括性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在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授、让学生背记、练习巩固的模式,把某个概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看似有效,然而学生只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并未真正地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内涵。通过文献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建构主义理论对研究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的许多观点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强调学习不是学生把外界的知识搬到自己的头脑中,而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一定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协商、互动,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不断发现和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从而主动建构知识。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模式和策略,实现化学概念的有效教学。研究过程如下: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并分析国内外关于化学概念教学、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现状。笔者发现大量一线教师、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丰富,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对化学概念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经验性;部分研究中理论与实践脱离;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概念教学的系统研究较少。接下来,笔者学习、研读了建构主义的有关理论和著作,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利用建构主义指导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初中化学概念建构的教学模式:探查前概念→建构概念→理解与应用→反思与评价,为了能有效实现这一教学模式,还探讨了对应的教学策略。最后,笔者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质量守恒定律”、“中和反应”为例,进行实践研究,将本研究提出的初中化学概念建构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评价该模式和策略在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研究结论如下:(1)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本研究中提出的“初中化学概念建构”教学模式和策略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初中化学概念教学。(2)建构主义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基于建构主义开展的教学研究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长久以来,物理教学资源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科技馆作为物理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科技馆的布局、设计等等方面的见解。但对于中美科技馆的数目、分布、分类情况研究不多,对科技馆物理教学资源与展教模式的研究还没有具体深入的探讨,如何把科技馆的物理教学资源应用到中学物理教学中去,科技馆的物理教学资源对中学物理教学有何启示的研究不多,本文对这些方面进行了深
学位
学位
以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平台,大量富含政治倾向的内容与行为数据在社交网络产生。依托社交网络开展政治倾向分析的研究大量涌现,对国家引导舆情走向、政治团队制定竞选策略、市场部门设计营销方案等多个阶层的实际需求起到了积极影响。然而,当前在融合内容与行为分析用户政治倾向的研究中,存在赋权融合方法对权重分布考虑不全面、简单地拼接内容与行为的特征向量容易丢失信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