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质干细胞和三七总皂苷对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ald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年哺乳动物视神经近端损伤后,视网膜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短期内大量死亡。研究表明,其原因可能为: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factors,NTFs)的缺乏;胞内Ca<2+>超载;一氧化氮和自由基的产生;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而给予。NTFs、Ca<2+>通道阻断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或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RGCs的存活率。 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多见于骨髓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研究表明,MSCs可以修复CNS结构与功能的损伤,且这一作用与其分泌。NTFs有关。三七总皂苷(total panaxnotoginseng saponins,tPNS),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Ca<2+>通道阻断剂。有研究表明,tPNS可以保护颅脑损伤。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探讨玻璃体注射MSCs或/和tPNS对视神经横断后RGCs存活的影响。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MS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果:用全骨髓法培养MSCs并作初步鉴定,获得了足够数量的合格细胞。 第二部分玻璃体移植MSCs对视神经横断后6周内RGCs存活的影响。结果:单次移植定量MSCs,与对照组相比,在视神经横断后5 d、7 d、14 d、4 w和6w时均可提高RGCs的存活率(P<0.05)。 第三部分玻璃体注射tPNS对视神经横断后6周内RGCs存活的影响。结果:多次注射最佳浓度的tPNS,与对照组相比,在视神经横断后5 d、7 d和14 d时均可提高RGCs的存活率(P<0.05),而4 w和6 w时RGCs的存活率未见提高(P>0.05)。 第四部分两种处理方法联合对视神经横断后2周内RGCs存活的影响。结果:单次移植定量MSCs并多次注射最佳浓度的tPNS,与对照组相比,在视神经横断后5 d、7d和14d时均可提高RGCs的存活率(P<0.05);但与任何一种单独处理相比,RGCs存活率未见提高(P>0.05)。 结论: 1.全骨髓法可有效扩增MSCs,且简便易行。 2.玻璃体移植MSCs可促进视神经横断后6 w内RGCs的存活,且7 d时作用最为显著。 3.玻璃体注射tPNS可促进视神经横断后2 w内RGCs的存活,且有剂量-效应关系。 4.两种处理方法联合可促进视神经横断后2 w内RGCs存活,但作用无协同性。
其他文献
典型的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对于一个神经元来说,树突往往是接受信息的部位,轴突往往是输出信息的部位,因此,神经元的极性是保证信息在神经系统内部及神经系统与其他
青州市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成立以来在财务核算,财政监督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在2018年满意度调查中,得到了各核算单位的认同,但同时报账效率也是我们存在缺陷的地方.笔者对报账
目的:Dysbindin-1是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物发生复合体-1(Biogenesis of 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 Complex-1,BLOC-1)的一个亚基,在多种溶酶体相关细胞器(lysosome-related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disease,AD)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记忆丢失及认知功能障碍为典型临床表现。主要病理改变为患者脑内出现β-淀粉样蛋白形成的
研究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yis,MG)是一种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b)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 (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突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