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con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诱变育种得到万古霉素(Vancomycin)高产菌株东方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Orientalis-29,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建立了万古霉素的检测方法。使用紫外线对东方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Orientalis进行诱变处理,利用链霉素抗性筛选法进行初筛,最终得到高产菌株AO-29。在此基础上,优化了高产菌株AO-29的培养工艺和发酵培养基,提高了万古霉素的产量。 分别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二剂量管碟法测定万古霉素的各项参数进行了研究,最终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检测万古霉素产量的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选用Phenomenex prodigy 5 μ ODS3 100A(250×4.60mm,5μm柱,以三乙胺缓冲液(磷酸调节pH3.3):乙腈:四氢呋喃=92:7:1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1,检测波长为216nm。在该色谱条件下,在80μg.mL-1~600μg·m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利用琼脂块法对A.Orientalis-1进行纯化,选择了发酵性能较好的4号菌株作为出发菌株,摇瓶产量0.794g/L。 以东方拟无枝酸菌A.Orientalis-4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筛选链霉素抗性突变株,从中获得万古霉素高产变株AO-29,其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167%。传代实验表明该变株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较稳定。 通过对发酵培养基和各项参数的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方案和发酵条件:采用牛肉膏18g/L,棉籽饼粉12g/L,蔗糖26g/L,麦芽糖38g/L,磷酸二氢钾0.005%,硝酸钾0.6%,氯化镁0.03%,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7.1,接种龄48h,接种量7%,摇床转速170r/min,装液量为25mL,培养温度为28℃,在36h时添加0.2%酪氨酸。万古霉素的产量达到3.66g/L。
其他文献
通过对253例急性脑外伤后精神症状的观察,分析脑外伤患者在临床上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现报告如下.
大松树金矿位于小四平-荒沟山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带南段,地球化学测量显示Au主要与As、Sb、Ag相关,坑道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表明Au及其伴生元素均为内带异常,并在下部出现板状激
本文分析了构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所需要的依据,根据该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和网络软件开发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方案,并给出了配套的改革措施
由于化疗能引起肿瘤病人的骨髓抑制,所以,需要持续监测有关的血细胞参数。血小板数(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为常用的两个血小板参数。本文对41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Plt及MPV的
介绍分离、纯化大鼠肝细胞(用胶元酶二步灌流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离心)及分离后的培养.此方法可靠易行,可制备出质量合格的肝细胞(实质细胞).讨论了保证分离和纯化成功的一些
目的 为了提高酶活性测定的质量水平。方法 通过以实测摩尔吸光度(ε)校正酶活性测定的计算因子(K值),来观察各实验室经过校正K值后测定的结果是否比较正前测定的结果更具可比性。
以清酒酵母JS—10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照射结合重氮染色平板筛选,选育出1株低产异戊醇酵母菌株Al。与出发菌株相比,异戊醇含量降低了31.11%,乙酸异戊酯含量增加了132.24%,高级醇总量降低
目的 建立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的实验方法,并探讨了体外循环(CPB)期间血小板GPIb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抽取献血员及二尖瓣置换病人的血液,经免疫荧光染色,通过流式式细胞仪
结合高原冻土层条件,研究钻井液的耐低温特性,进行抗低温研究,初步确定了耐低温钻井体系,可供高原冻土层钻探施工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