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每一次土地制度的变革都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土地不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安身立命之基。近年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日益推进的同时,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用来进行公益建设。然而,由于现有的集体土地制度的不完善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我国现有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的色彩,与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格格不入,其在公共利益的界定、补偿制度、征收程序、农民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因此推进集体土地征收改革、健全法律制度、完善征收行为,对于实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此背景下选题,以我国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为研究方向,分析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供研究者和决策者参考。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相关理论的概述。本章开始阐述了土地征收的相关概念,其次对集体土地征收的概念与法律特征进行概括,最后探讨了学界有关集体土地征收的法理依据。第二部分首先简介域外主要国家特色的土地征收制度,以美国、日本、法国的土地征收制度为典型,其次各国的土地制度对比提炼,总结出可供我国完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借鉴与参考的几个方面,包括了健全的制度体系、合理的公共利益界定、公正的程序、公平的补偿、完善的争议解决救济机制等。在第三部分中深度分析了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现状,阐明现存制度的主要缺陷:征收目的界定不清、征地补偿的非市场化、征地程序不完善、缺乏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等方面。第四部分中主要论述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建议。完善建议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完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具体措施包括提高补偿标准、丰富补偿方式等;二是完善的集体土地征收程序,包括建立公共利益认定程序、完善公告程序以及建立合理的争端解决与救济程序等;三是完善集体土地征收后农民权益的保障。其中,第四部分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为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