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忠诚协议效力认定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文化开放性程度的不断加大,婚姻关系中个人权益的保护意识持续高涨,传统的婚姻观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夫妻为了守卫婚姻,选择签订夫妻忠诚协议。然而《民法典》及相关解释未明确如何调整夫妻忠诚协议,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的认定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司法公信力受到影响。夫妻双方签订忠诚协议现象的出现,不仅是社会生活意识进步的直观体现,同时也反应出个体法治意识的提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现代德治运行的社会基础是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良善性,要与道德协同发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婚姻的本质来看就是一种特殊的“契约”,夫妻间的忠实义务兼具道德和法律的性质。本文通过分析司法裁判中夫妻忠诚协议效力裁判分歧的成因,得出忠实义务能否赋予法律责任关乎忠诚协议效力的认定。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第二款“参照适用”规定,通过论证将夫妻忠诚协议归为非典型合同,夫妻双方恰是通过意思自治将部分权利义务由道德调整上升至法律调整。因夫妻忠诚协议兼具人身性和财产性而不同于一般民事合同,根据当事人约定的责任类型不同,将忠诚协议分为以限制人身权为对价的忠诚协议、以财产分割为内容的忠诚协议、混合型忠诚协议,不应当一概而论将其认定为有效或无效,应通过类型化处置确定忠诚协议的效力。第一部分是夫妻忠诚协议与忠实义务的概述,全面分析了夫妻忠诚协议和忠实义务的内涵以及忠诚协议与忠实义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得出当前“夫妻之间应当相互忠实”不仅仅指贞操义务,已经扩展至财产、精神等层面的结论。根据民政部数据,自2013年结婚登记人数逐年下降,初婚年龄成上升态势,当代的婚姻价值观在经济层面也发生较大变化,婚姻关系成为“人伦-财产”的集合体。当事人试图通过对忠实义务设定财产责任,来维护付出感情、时间的婚姻。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民法典》颁布前后各法院关于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的司法裁判分歧,得出“忠实义务”是否能由法律规范调整,是忠诚协议能否得到法院支持的关键。法院在裁判中对忠诚协议的属性有三种不同认知:其一,以忠实义务的道德属性认定为情谊行为;其二,以忠诚协议具有身份关系属性不属于一般的民事合同而认定为民事法律行为;其三,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对忠实义务的具体量化认定为财产“契约”。第三部分从婚姻的“契约”性着手,通过论证意思自治适用忠诚协议,对忠实义务的限制未侵犯《宪法》中的人身自由权,得出忠诚协议对忠实义务约定化的可能性。分析忠诚协议与《民法典》中身份协议的区别,得出具有身份关系的人之间签订的协议不同于具有身份属性的协议。以《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第二款合同适用范围的扩张性,可将忠诚协议可归为非典型合同。第四部分根据忠诚协议的人身性、财产性,将忠诚协议类型化处置,分为以限制人身权为对价的忠诚协议、以财产分割为内容的忠诚协议、混合型忠诚协议,分别论证其效力。在涉夫妻忠诚协议效力案型的司法适用过程中,若符合婚姻家庭编特殊“人身协议”,则适用相关规定;若非法定身份协议,通过类型化分析确定忠诚协议效力,存在有效忠诚协议的从其约定。并提出适用过程中以解除婚姻关系为前提、将忠实义务予以限缩解释的理由和依据。明确夫妻忠诚协议效力,体现了司法对于社会需求的回应,再一次证明,“法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对维护婚姻稳定、保护个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正>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住着"一件心爱的玩具,陪伴他们度过成长中无数欢乐、惊喜、孤独、悲伤的时刻。但玩具的使命远不止于此——在艺术家长成大人的时候,玩具会变成拥有神奇魔力的艺术作品,换上充满想象力的装束出现在他们的梦中,或是画里、雕塑里,占领一切艺术领地。
期刊
在水墨画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以及水墨画教学规律,引导学生“以意入境”,借助传统的艺术语言,结合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情感,在体会、营造、实践笔墨韵味的基础上,创造出有意境的水墨画。
<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校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团结引领广大南航青年紧跟党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近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发起“坚定不移听党话百个支部接力学”主题学习活动,
期刊
通过调查研究幼儿园园长、幼儿园家长,了解社会对幼儿园男教师、男幼师生专业水平、男幼师生在校培养、男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岗位等方面的期望,提出男幼师生的培养策略:强化男幼师生的职业认同感;确定符合男性特质的幼师生培养定位;构建"协同、系统、精细"的培养机制。
随着老龄化的加快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养老问题,成为社会以及人民关心的热点。伴随着思想的转变,家庭养老模式不能满足老年人多种养老需求。传统农业地区随着年轻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在村庄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上,还表现在农村养老建设方面的滞后,这就造成农村家庭养老无力承担、医疗条件有限、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在较多可以选择的养老模式中,农村老年人以何种养老模
长篇小说《人世间》是梁晓声的集大成之作,洋洋洒洒115万余字,时间跨度长达50年,包含了“文革”、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时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部头、史诗性的作品。作家关注民间寻常百姓的生活,所描写的人物涉及以周志刚为代表的工人阶层,以周秉义为代表的官僚阶层,以周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和以周秉昆为代表的草根阶层。小说对周家两代人的生活和情感,进行了详细的描摹与刻画,展现了以周家为代表的城市平民的朴
为了更好地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资源,为国民安全、健康及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文章结合大气污染特性简要分析了环境监测的实际作用及影响,针对空气污染的现状问题确定空气环境指标,并制定相关污染源的解决对策,确保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突出,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利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我国社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当下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措施,旨在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