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初中后教育分流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ddstev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社会和人的根本利益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各个层次人才,而教育分流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是教育分流的第一个阶段,学生可以选择升入普通高中,也可以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或直接进入社会。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初中毕业生倾向于选择接受普通高中,而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学校却不为他们所重视。这种不合理的教育分流,使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阻碍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就农村初中后教育分流的现状进行探讨。由于城乡差别、地区差异、经济差异等原因,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许多误区,阻碍了农村初中后教育分流的发展,这明显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不相符。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对我国农村初中后教育分流进行研究。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阐述教育分流的相关概念,特别是诠释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初中后教育分流被赋予的科学内涵。与此同时,还从社会分工和个性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分流的相关理论,教育分流不仅要适应社会分工的要求,也要适应和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要求;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湖南省桃源县的基本情况以及桃源县2005年至2010年初中毕业生教育分流情况,使我们对桃源县初中后教育分流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是通过对桃源县三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进一步解释桃源县初中后教育分流的现状。笔者共发放调查问卷790份,获得有效问卷720份,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为后文的原因解析打下基础;第三部分通过上文对桃源县初中后教育分流的现状调查,细致地归纳和总结出初中后教育分流的影响因素。它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从传统思想观念和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误区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因素;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现状和初中学校缺乏对毕业生分流指导,分析了学校的内部因素;从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分析了家庭因素;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角度分析了学生自身因素;第四部分主要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对策和合理引导农村初中后教育分流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在传统进行生活垃圾处理的过程当中,通常都会选择填埋或者是就地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不仅会加大对空气的污染,还会导致耕地的污染。对此,在当前阶段,只有通过有效的对其垃
以IMS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架构是电信网络演进的目标,如何从现有网络演进到新一代网络要根据运营商的网络现状、市场和竞争环境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演进路线,
将粉碎后的稻谷样品置于脂肪提取器中,采用石油醚回流提取8h,提取液用中性氧化铝净化,KD浓缩器浓缩。采用液相色谱对稻谷中苯并芘的含量进行测定,分离柱ODCS-C18;流动相为85%,甲醇和15%水,流速为1ml/min;荧光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