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金融行业性转轨与产业发展的挑战和对策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ong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业性转轨在目前已经是一个相对前沿的研究方向,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相当长的企业转轨过程,像企业改制、经营方式探索到今天相对成熟的股份制企业模式。在最近三年来,邮政金融作为一个新的行业性转轨新事物,在具有百年历史的邮政领域带来耳目一新的变化。邮政金融行业性转轨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和一般的转轨有哪些类似或区别的地方呢?国际上邮政金融是怎样的一个演变过程以及其发展趋势?鉴于目前国内对邮政金融转轨的专业性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本文就试图通过对邮政金融的行业性转轨和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为邮政金融的体制转变提供一个理论性的解释,或为已有的解释提供新的证据,特别是结合近几年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对普遍的行业性转轨和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主要结论有:转轨是渐进式的,国有经济的大量进入是改革启动和保持增长的必要条件,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行业性的转轨成为渐进式改革的一种必由之路;从产业组织特性的角度对行业性转轨进行理论性分析探讨;着眼于世界邮政金融行业的发展变化,对我国邮政金融行业的转轨和产业演变进行分析探讨;邮政金融的行业性转轨是这种转轨的一部分,是我国金融企业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无法脱离行业性转轨的基本特征和特点,同时它的转轨对产业组织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意义;邮政金融的行业性转轨是内外体制共同作业和推动的结果,综合环境的变化构成行业性转轨的重要动力;邮政金融转轨必须与邮政体制改革联动,重点分析这种联动的内在因素。对我国邮政金融行业性转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提出适当的参考方案,解决转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
其他文献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同时,主动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股东的利益、员工的利益、债权人的利益、政府的利益及公众的利益等。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
国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除了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外,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国自1981年开始重新发行国债,国债发行的规模从1981年的73亿元已经增长到2008年的8558亿元。与此同时,国债发行累积余额目前已经超过5万亿元。随着国债规模的大幅增加,我国国债负担率和债务依存度等指标迅速上升,带来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国债规模管理。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