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与此同时,居民人均资产存量有了相当规模,居民资产选择多样化。居民进行储蓄,购买证券,积累资产,平衡未来的收入消费;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城镇居民消费领域中居民消费与资产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虽然有关消费行为理论的研究在我国经济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关于居民资产与消费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从目前的学术研究成果看,就我国城镇居民资产对消费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金融资产(主要为储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资产总量对消费的影响,或讨论房产资产的积累对消费作用。本文考虑到居民各类资产的不同特点,以及以往研究的局限,着力从居民资产的各构成部分全面分析居民资产对消费的财富效应。笔者依据历年统计资料,采用生命周期消费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居民资产总量、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居民房产资产对其消费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1.收入变动仍是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居民资产对消费影响的程度有增大的趋势。2.我国城镇居民由以往的被束缚的、近视的和原始的消费特点转变为现在的攀附的、前瞻的和跨时预算的特点。3.我国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快速增长,居民持有金融资产流动性增大,并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金融资产的结构仍然不尽合理。4.城镇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对居民消费存在有较弱的替代影响,这是由在金融资产各部分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对消费显著的替代效应及股票等金融资产对消费的正相关的作用,而且股票财富效应具有较强的时期不稳定性等综合因素起作用的结果。5.我国城镇居民房产资产的财富效应取决于房产资产的分类,高档住宅对消费有较显著的正相关作用,普通住宅、经济适用房则表现出负的财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