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频发的灾难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媒体作为公众了解灾难与风险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突发灾难事件的报道传播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面对灾难类型的越来越复杂化以及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接收渠道的日益多元,在突发灾难事件中,大众对我国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获得基本的对灾难的知情外,“解困”成为公众更迫切的需求,即媒体应力求告知大众灾难的真相:灾难发生原因、责任追究、应对措施,以及解决灾难报道中因谣言泛滥、观点杂乱等造成大众的焦虑感、恐慌感。灾难越复杂,信息越混乱,问题会出现得越来越多,“解困”之“解决困难”和“解决困惑”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亦体现得越明显。是以,本文从美国学者戴维·伯恩斯坦倡导的“解困新闻学”概念出发,把“马航MH370”这一典型灾难事件作为分析案例,梳理我国灾难新闻的报道现状,为我国媒体在现代风险社会下灾难事件的报道提出优化思考。本文共3.9万字,主要由引言、本论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引言包括选题来源、意义和相关概念阐释,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正文第一部分介绍在风险社会和媒介融合背景下,明确灾难新闻报道的媒体职责,分析我国灾难报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解困”对于此类报道新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对媒体报道表现的详细分析。以“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为案例,将我国媒体与西方媒体两者对该事件的报道情况进行对比,以“解困新闻学”的报道理念对我国媒体在此次复杂灾难事件中的报道情况进行分析,梳理我国媒体报道灾难时存在的“解困”难题。第三部分是我国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新方法论”——“解困新闻学”的提出与总结。“解困新闻学”的要义为新闻报道应是去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发现问题,对于灾难新闻报道而言,解释公众困惑,减少公众恐慌,维护社会安定是新闻媒体的根本目标,借鉴“解困新闻学”的新闻理念和操作手法,可以使我国媒体在灾难报道时真正服务于社会,使其本身成为救援救灾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