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更化时期的中枢体制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ma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秦桧去世,标志着“绍兴和议”以来十余年的“秦桧专权”体制开始瓦解,宋高宗开始“复亲庶政,躬揽权纲”,对以宰辅为核心的中枢体制(三省和枢密院)进行调整,即罢去秦桧得以长期专权的宰相兼任枢密使的战争时期特殊体制,恢复北宋建国以来“二府”分立的和平时期常态体制。在此过程中,高宗又是以枢密院作为突破口,首先任命签书枢密院事汤思退“兼权”参知政事,这是中枢体制调整的开端。其后,进入全面调整阶段。高宗以“急召缓用”的方式,谨慎地选择宰辅人员,并下诏今后不准宰相兼枢密使。在半年无相期过后,高宗任命沈该、万俟卨为相,并升汤思退为知枢密院事,随即陈诚之任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在长贰齐备后,高宗又对枢密院官员提出“录圣语”和“台谏录报”制度进行了恢复。绍兴二十九年(1159),高宗对宰辅人员又进行了两次大的变动。在第一次变动中,通过对陈康伯和其所兼权枢密院事两方面分析,探讨了此次“二府”互兼的特殊性情况;在第二次变动中,将“机速房”的罢免和人员变动均置于大背景下探析,更加明晰了高宗的心态。王纶与高宗的对话,可作为高宗对于调整的基本定位。在参知政事陈康伯拜相,王纶升为知枢密院事后,标志着调整后的宰辅人员变动的基本定型。在人员和制度均达到了高宗的标准后,高宗立储,正式宣告历时四年多的中枢体制调整基本完成。调整完成的中枢体制对于南宋中期的政局,如高、孝之际的稳定过度、孝宗朝的“中兴”局面、孝、光两朝没有权相政治,皇权强化等方面或许有一些影响。
其他文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面向企业的继续教育活动中,高职院校图书馆除了为本校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提供前沿科技信息以外,应针
针对当前一些矛盾纠纷及社会问题呈现新特点的形势,研究如何在新时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认为应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专业的重要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其存在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解决方法,使中药药理学教学更好地满足时代需求,为培养高素质的医药人才奠定基
在非压力补偿型灌水器中,迷宫型灌水器由于具有结构相对简单、水力性能好、制造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而广泛用于滴灌系统,但由于灌水器内部的迷宫流道结构细微弯曲,易发生堵塞,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从“消费行为”和“价值认同”两个方面分别讨论了广义虚拟价值的创造过程。
随着中医药智库在我国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中医药智库发展的步伐也在向前不断推进。"一带一路"的提出也为中医药智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医药的推广以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