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新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针刀松解颈周腧穴,纠正颈椎生理曲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安全的新方案。方法:本课题筛选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2例,分别来自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市民族医院、章丘市中医医院,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进行多中心研究方案。将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颈周腧穴配合颈曲灵,对照组采用针刀松解病变颈椎节段配合颈曲灵。每5天治疗1次,3次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在3个月后进行复查。对照组采用寰枕区、寰枢区、枕下三角区和星状节部进针刀,卧或坐位施术,每5天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配以颈曲灵,每天使用1-1.5小时,按临床观察表进行记录。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颈椎曲度变化、远期疗效、复发率评定,并以一般生理状态指标、不良反应等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35.5%,显效率38.7%,总有效率96.8%;对照组临床痊愈率29.0%,显效率41.9%,有效率93.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椎曲度检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后复查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61.3%,总有效率90.3%,复发率6.5%。对照组临床痊愈率38.7%,总有效率67.8%,复发率25.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同针刀松解病变颈椎节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相比较,二者近期疗效相近,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方法更加简便、安全,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语言适应论的适应观是对传统语用学思维范式的超越,已经成为反思语用本质的新的思考原点。它促使"有效性要求"转向"有限性思想"、语境的"动态性"转向语境的"涌现性"、"适应性
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和机械应力作用下硅酮结构密封胶老化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对比了不同厂家的硅酮结构胶老化过程中粘结强度的衰减速率,指出不同种类的硅酮结构胶老化过
兔子的反复"逃遁"是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线索。"本我"追求性及个性自由,"超我"为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兔子的"自我"很难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以
介绍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特点及其所用硅酮密封胶的种类和性能,并对比分析了光伏建筑用硅酮密封胶与普通建筑用硅酮密封胶的差别。
百会是针灸临床常用腧穴之一,历代文献中对百会的记载内容丰富,但缺乏系统整理。本研究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并借助计算机检索,从历代中医古籍文献中检索百会穴相关信息并加以归类
介绍了矿用CO检测报警器的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使用管理、检定工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使用方法,确保测定器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目的:观察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隔姜蒜督灸对骶髂关节CT的影响,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影像学客观依据。方法:筛选60例强直性
目的:研究脐疗治疗带下病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古今文献以脐疗治疗带下病复方61首,对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进行总结归类,并总结和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并对调制赋形剂和脐疗
机体pH值的稳定对于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在生理环境下,细胞通过H+的多种转运途径保持细胞外和细胞内的pH值稳定在7.3--7.0左右。在一些病理条件如炎症、缺血和肿瘤发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治愈率低,预后差,HCC的发生、发展极其快速隐匿,多数患者确诊即为晚期,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