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观察与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w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ns related infection,CVC-RI)的发生与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病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病区感染细菌的差异及药敏情况,探讨感染发生的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及昌吉州医院2003年8月—2008年8月住院期间325例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ns,CVC)的情况进行调查,对CVC-RI发生与三种穿刺部位、感染发生时间及不同病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病区感染细菌的差异及细菌的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置管后3d即发生CVC-RI,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CVC-RI发生率显著增加,多集中发生在置管后6~10d;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的CVC-R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股静脉置管CVC-RI的发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明显增加;ICU患者CVC-RI的发生率较普通病区高;不同病区CVC-RI的致病菌株存在差异;培养出的主要球菌氨卞西林和青霉素高度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主要G-杆菌胞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高度耐药,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高度敏感;结论:防治CVC-RI重在预防,一旦怀疑CVC-RI应重视病原菌的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素进行治疗或拔除导管。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课题一 内质网应激、钙调神经磷酸酶与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对环孢素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研究目的:  原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年人肾病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