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锰源和锰水平对肉鸡抗沙门氏菌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ti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包括2个试验:试验1利用肉鸡沙门氏菌感染模型,研究高锰饲粮对沙门氏菌感染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确定锰调节沙门氏菌感染肉鸡的关键免疫过程;试验2利用肉鸡沙门氏菌感染模型,探究不同锰源和锰水平对锰调节沙门氏菌感染肉鸡关键免疫过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试验一:高锰对肉鸡抗沙门氏菌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科宝肉公鸡,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添加有40(Control)和400mg/kg猛(来源于硫酸锰;H-Mn)的基础饲粮(含20.04 mg Mn/kg),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第8天,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灌服5 × 107 cfu鼠伤寒沙门氏菌液(Salmonella typhimurium ATCC14028)或灭菌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于灌服后第2和7天采集血液、脾脏、法氏囊和盲肠扁桃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浆中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脾脏、法氏囊和盲肠扁桃体中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1)感染后第2天,H-Mn组沙门氏菌感染肉鸡盲肠食糜中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H-Mn显著增加了(P<0.05)沙门氏菌感染肉鸡血浆中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例。(2)感染第2天时,沙门氏菌感染上调了(P<0.05)H-Mn组脾脏和法氏囊中Interleukin(IL)-6 mRNA表达量;感染第7天时,沙门氏菌感染上调了(P<0.05)H-Mn组盲肠扁桃体中IL-1β、IL-6 mRNA表达量,但对Control组无显著影响。感染第2天时,H-Mn上调了(P<0.05)沙门氏菌感染肉鸡脾脏中IFN-γmRNA表达量,降低了(P<0.05)盲肠扁桃体中IFN-γ、IL-12 mRNA的表达量。感染第7天,H-Mn降低了(P<0.05)沙门氏菌感染肉鸡法氏囊中IL-17 mRNA的表达量,增加了(P<0.05)盲肠扁桃体中IL-17 mRNA的表达量。以上结果表明,高锰促进了肉鸡抗沙门氏菌感染的炎症反应,影响了沙门氏菌感染肉鸡脾脏和盲肠扁桃体中Th1型细胞因子以及盲肠扁桃体和法氏囊中Th17型细胞因子诱导的免疫反应。试验二:不同锰源和锰水平对肉鸡抗沙门氏菌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即2种锰源,分别为蛋氨酸锰(MnMet)和硫酸锰(MnSO4);2种处现方式,沙门氏菌感染与非感染状态;3个饲粮锰水平分为对照组(饲粮中不添加外源锰;Control)和外源添加40或100 mg Mn/kg组。处现组中2种锰源共用1个对照组,共计10个处理组。选择60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科宝肉公鸡,随机分到以上10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第7 天时,沙门氏菌感染处理组肉鸡灌服4× l08cfu 沙门氏菌液(Salmmonella typhimuriu SC0906),非感染组灌服同体积的PBS。于感染后第2天和7天采集脾脏、胸腺、法氏囊和盲肠扁桃体。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测定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感染第2 天,100 mg/kg锰添加组沙门氏菌感染肉鸡盲肠食糜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高于(P<0.05)40mg/kg锰添加组;与MnSO4组相比,MnMet显著降低了盲肠沙门氏菌的定植数量(P<0.05)。(2)感染第2天时,MnMet-100组血浆IL-1含量显著高于(P<0.05)MnMet-40 组和 MnSO4-100 组;与 Control和 40 mg/kg 锰添加组相比,100 mg/kg锰添加组有提高IL-6含量的趋势(P<0.1)。与MnS04组相比,感染第2天时,MnMet显著增加了(P<0.05)血浆IL-1、IL-6含量;而感染第7天时,MnMet显著降低了(P<0.05)血浆IL-1、IL-6含量。感染第2天时,外源锰的添加显著下调了(P<0.05)脾脏和法氏囊中IL-1β、IL-6mRNA的表达量,但MnSO4-100组法氏囊TNF-α mRNA水平显著高于MnSO4-40组(P<0.05)。感染第7天时,外源锰显著下调了(P<0.05)盲肠扁桃体中TNF-αmRNA水平;MnMet-100组盲肠扁桃休中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低于(P<0.05)MnMet-40组,但MnSO4-40与-100组无显著差异。感染第2天时,随着锰水平的提高,脾脏MnSOD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MnSO4-100组NF-κB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MnSO4-40组(P<0.05);感染第7天时,外源锰的添加显著提高了 IL-12和IFN-γmRNA的表达(P<0.05)。感染第2天时,与MnSO4 组相比,MnMet 上调了(P<0.05)法 氏囊中 NF-κB 和 TRAF6 mRNA 的表达量。(3)随着饲粮锰水平的提高,脾脏和胸腺中MnSOD活性增加(P<0.05),脾脏线粒体内H2O2含量增加(P<0.05),胸腺线粒体内ROS和法氏囊线粒体内ROS、NO含量降低(P<0.05)。与MnSO4组相比,MnMet降低了(P<0.05)脾脏和法氏囊MnSOD活性。以上结果表明,锰可能是通过胸腺和脾脏中MnSOD mRNA转录水平及活性,进而影响线粒体内ROS、H2O2和NO含量,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综合以上两个试验结果表明,锰可能通过MnSOD介导的H2O2/NF-κB途径调节沙门氏菌感染肉鸡胸腺和脾脏中的促炎症因子的表达与分泌。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5种珍贵乡土树种4年生幼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差异性、叶片营养元素及光合特性对生长的影响,为珍贵乡土树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目前,我国的冶金工业正在飞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供电设计的安全和可靠对保持生产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冶金行业的供电母线短、可靠性低,电能质量差,同时,电弧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原料和能源作物。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转基因方法培育抗虫抗除草剂玉米新品种是解决虫害和杂草问题和保障玉米产量的有效
乳胶基质和敏化剂构成乳化炸药,乳化炸药的爆轰过程是由敏化剂在爆炸冲击波的压缩作用下形成“热点”而引发的。但在深孔和深水爆破作业中,炮孔中的乳化炸药会受到静态压力作用(静荷载);在延时爆破中,最先起爆的乳化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挤压未起爆的乳化炸药(动荷载)。“压力减敏”指乳化炸药敏化气泡在动、静荷载作用下被毁坏而导致爆轰特性降低,压力减敏会影响工程爆破效果,使乳化炸药发生半爆或拒爆,在处置盲炮的过
饲用抗生素和高锌组合被广泛应用于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和预防腹泻,但活性酵母全部替代抗生素和高锌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肠道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少见报道。本试验旨在考察饲粮
草地是我国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具有防风、固沙、保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对维系生态平衡、地区经济、人文历史具有重要地理
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定义了三级结构性能水准:生命安全水准、结构损伤水准及确保使用功能水准,其中结构损伤水准在实际工程中较易量化,同时结合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方
水库大坝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农业灌溉、水产养殖、航运、供水、发电、防洪(特别是防御特大洪水)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水库大坝地震安全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
Pb和Cd广泛存在于土壤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部分土壤已经受到严重的Pb、Cd污染,特别是铅锌矿区和涉铅工业区。土壤和大气中的Pb、Cd
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可生物降解的医疗植入物的有前途的候选材料。但是,过快的降解速度限制了其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表面改性是近二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表面改性技术,现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够明显地提升多种材料的表面耐磨性和耐蚀性。同时氟化处理的生物材料能够表现出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镁合金的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