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普霉素生产废水是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且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我国某药业有限公司安普霉素生产废水处理工程采用了“格栅→调节沉淀池→混凝气浮→UASB+AF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出水”的工艺流程。在工程调试中,成功驯化了好氧活性污泥,使好氧生物处理单元的COD去除率达到80%左右。但由于气浮工艺单元和厌氧生物处理单元未能发挥正常的功能,使废水处理整体工艺的出水未能达到企业要求的排放标准。本文在对已建工程进行调试的基础上,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并逐项提出了解决对策,提出消除安普霉素生产废水毒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是整个系统成功运行的先决条件。 为去除安普霉素生产废水的生物毒性,并探讨适宜的工艺参数,本文进行了铁碳内电解法处理安普废水的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铁碳体积比2∶1,HRT为1h和不调节进水pH值的条件下,对COD和安普霉素的去除率均可达50%以上,对NH3-N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提高,B/C值从处理前的0.26提高到了处理后的0.45。产甲烷活性试验表明,经铁碳内电解工艺处理过的废水完全可以采用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做进一步的有效处理。安普霉素生产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实验结果表明,HRT采用16h是比较合理的。采用经过驯化的好氧污泥作为种泥处理铁碳内电解的出水时,COD、BOD、NH3-N和安普霉素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1.78%、93.3%、54.09%和53.75%。从经济和处理效率两方面综合考虑,二级出水的后续处理可采用砂滤,其对COD、NH3-N和安普霉素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21%、55.3%和24.73%左右,完全可以保证处理废水的达标排放。 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已建工程的改造方案:增建以铁碳内电解技术为核心的废水预处理单元,增建以砂滤技术为核心的二级出水处理单元,改建厌氧生物处理单元,扩建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单元等。 总之,铁碳内电解法对安普霉素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十分显著,采用“铁碳内电解+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为主体的联合工艺对安普霉素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其出水达标排放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