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I-Herceptin与外照射对HER2高表达人乳腺癌细胞的协同杀伤及机制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131 I-Herceptin、外照射对HER2高表达人乳腺癌的协同杀伤效应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第一章:运用免疫组化法、荧光免疫杂交法(FISH)检测SK-BR-3细胞的HER2表达和基因扩增;第二章:采用Iodogen法制备131 I-Herceptin;第三章:MTT法筛选131 I-Herceptin杀伤SK-BR-3细胞的IC15浓度。第四章:根据是否应用131 I-Herceptin分为对照组与加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外照射(0、2、4、6、8Gy),进行克隆形成实验,计数克隆形成率计算克隆存活分数,以各组存活分数分析协同杀伤效应;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组(131 I-Herceptin)、外照射组(2Gy外照射)、联合组(131 I-Herceptin+2Gy外照射),以AO/EB染色检测各组凋亡率及死亡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   结果:第一章:SK-BR-3细胞为HER2高表达细胞。第二章:131 I-Herceptin的标记率为86.83%,放射化学纯度为93.9%,放射性比活度为868.3μ ci/mg。第三章:131 I-Herceptin的IC15为15.625μ ci/ml。第四章:克隆形成实验中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外照射与131 I-Herceptin的对克隆形成存活率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F=1489.43,P<0.05。AO/EB检测中进行凋亡率交互作用的析因方差分析,交互作用的F值为24.735,P<0.05。细胞周期检测中,各组之间的差别显著,F值分别为36381.942、2918.75、6844.37,p值均<0.001,经外照射或131 I-Herceptin作用后,细胞周期均由在空白组占主要地位的G1期向G2期和S期转移。   结论:1.SK-BR-3细胞是HER2高表达细胞,131 I-Hcrecptin药物的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0%可以应用于实验研究。2.131 I-Herceptin与外照射对HER2高表达人乳腺癌SK-BR-3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DTI成像术定量分析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脑白质的完整性,探讨DTI对于常规MRI未发现病灶的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的病灶检出能力,探讨部分性发作患者
背景和目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通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抗氧化和抗炎症等功能,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高密度脂
目的:探讨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不同剂量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对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
背景:随着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力衰竭患病人群也逐年上升。已有研究证实,心力衰竭是由包括炎症反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