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表面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印迹技术以分子识别理论为基础,制备对目标分子具有选择性的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许多分析领域已经展现出其优越的性能,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固相提取材料。该技术与HPLC相结合,已广泛用于药物及生物样品有效成分的分离和固相萃取。本论文对单嘧磺隆印迹聚合物的亲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探索了一种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合成了L-麻黄碱的硅胶表面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平衡吸附实验和色谱实验对其亲和性和选择性进行了评价。主要工作如下: 一、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理论、制备方法、在聚合物中的非均一性位点的评价方法,并介绍了表面分子印迹方法的优点和进展。 二、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方法从理论上对单嘧磺隆和NK#94827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可能性及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分别用吸附等温线方法和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吸附特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得到了与计算机模拟一致的结果。 三、以球形硅胶为基质,用自由基活性聚合中的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法,在基质硅球上进行了表面接枝分子印迹聚合,制备了以L-麻黄碱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微球,并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亲和能力及选择性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在接枝聚合层厚度一致的情况下,印迹聚合物比非印迹聚合物有更多的结合位点,更大的吸附容量。作为一种较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相比传统的合成方法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能进一步优化这种合成方法,有望得到对目标分子选择性更强,传质阻力小的印迹聚合物,作色谱固定相能减少色谱峰的拖尾和不对称性,使印迹聚合物在色谱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
其他文献
第一章对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与生物分子的结合方式以及蛋白质测定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第二章以半胱氨酸镉配合物为前体,在水溶液中合成CdSe纳米粒子,以CdS对其
本论文开展了氢氧化镍、二氧化锰一维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电池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通过简单的化学沉积法制备了高纯度的Ni(
论文综述了近期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选择以无钠硅溶胶为硅源、嵌段共聚物P123(EO20PO70EO2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晶化法和超声法合成
论文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对LiCoO2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包覆材料为稀土氧化物Nd2O3。LiCoO2与Nd2O3只需通过简单研磨就可完成对LiCoO2的表面包覆。SEM测试表明,Nd2O3包覆在LiCoO2的
一.基于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多孔膜的葡萄糖传感器 采用电化学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的多孔膜上制备一种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该传感器比简单的物理
FKBP23属于亲免蛋白(Immunophilin)家族的成员。亲免蛋白具有两大主要特征:一是遗传上的保守性,即从低等生物、植物、动物直至人等高级哺乳动物的体内均有亲免蛋白存在;二是均具
生物降解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由于在选择性溶剂中可以形成纳米尺度的聚合物胶束,被广泛用于药物的缓释体系。聚氨基酸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生物体无毒副作用,并可以通过体内的
现在,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用LiCoO2作为正极材料,但是由于钴比较昂贵限制了它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近些年来,人们在开发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过程中,发现了具有单斜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