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O2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常见的老年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但其发生发展过程常伴有前列腺癌细胞内基因的异常表达,基因组不规律改变与前列腺癌的产生发展已成为研究前列腺癌致病机制的一大重点。神经纤毛以及类似透拉蛋白2(neuropilin and tolloid-like 2,NETO2)基因位于人类16号染色体,编码单次跨膜糖蛋白,最初研究认为主要表达于脑组织,参与脊椎动物脑部兴奋突触传导。最近的研究认为NETO2可作为促癌基因促进胃癌、胰腺癌、鼻咽癌等癌症的发生发展,但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NETO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索其在前列腺癌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Sanger Box软件和UALCAN等网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发掘NETO2在前列腺癌中的具体表达情况、与临床因素的关系及预后相关性。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NETO2在前列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利用si RNA和慢病毒等载体构建下调或过表达NTO2的前列腺癌细胞株,通过MTS实验、单克隆实验、划痕实验、Ed U增殖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等从体内、体外两方面探索NETO2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行为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肿瘤相关分子信号通路节点蛋白的检测,探究NETO2影响前列腺癌生物学功能的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可以看到在Taylor数据库中NETO2的表达量在癌旁组织、局限前列腺癌、转移性前列腺癌中逐渐增高;格里森评分、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生化复发等临床因素也与NETO2表达水平密切相关;而且,NETO2低表达组预后优于高表达组(P=0.049)。与Taylor数据库的结果一致,TCGA数据库中的前列腺癌癌组织也比癌旁组织拥有更高的NETO2表达水平;高格里森评分组的患者癌组织NETO2表达量也更高;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患癌组织也较未转移者表达更高NETO2。在m RNA和蛋白水平,PC-3、DU145、C4-2、22-RV1、LN-Cap等实验室常用的前列腺癌细胞株均比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表达了更多的NETO2。利用si RNA敲低NETO2表达水平,MTS实验、单克隆集落形成实验、Ed U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等均显示了降低NETO2的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等生物学特性均受到了抑制。而在构建稳定表达NETO2细胞株进行皮下成瘤实验后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果,过表达或沉默可以对应的增强或减弱前列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稳转株转录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富集程度评分、显著程度及差异基因的数目等方面评价,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通路相关基因的变化程度最为显,提示NETO2可能通过调控与细胞衰老有关的通路发挥其功能。WB显示NETO2只调控p53-p21介导的细胞衰老来影响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而对另一典型细胞衰老相关通路p16-p RB则无影响。同时,利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沉默NETO2表达后,有更多的肿瘤细胞进入了细胞衰老程序,更多肿瘤细胞呈现蓝色;然而过表达NETO2组进入衰老程序的细胞显著减少。86例临床病例资料对NETO2的临床具体情况进行验证,结果显示NETO2的表达不受患者年龄和术前PSA水平影响,但与格里森评分有关。病理分期≥T2期的患者肿瘤切片NETO2表达也较病理分期<T2的患者高(P=0.006);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肿瘤切片中也表达更多的NETO2(P=0.021)。通过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NETO2表达水平与PCa病人总体生存率相关(P=0.018),低表达NETO2的患者拥有更长生存时间,预后更好。结论1、NETO2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病人多种临床特征密切相关,表达升高可提示不良预后。2、下调NETO2可在体外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C4-2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3、过表达或沉默NETO2的表达,可相应改变前列腺癌细胞PC-3、C4-2的体内成瘤能力。4、过表达或沉默NETO2,可相应影响前列腺癌细胞PC-3、C4-2的p53-p21蛋白表达水平,NETO2可能抑制p53-p21通路诱导的细胞衰老进而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5、NETO2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表达量低者预后比表达量高者好。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增长和道路交通环境改善,现代社会对轿车产品的需求总量剧增,也更注重车辆的平顺性和舒适性。目前多数中低档轿车行驶平顺性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考虑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实施平顺性优化设计是开发初期的主要方法。研究多体动力学、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理论和实用关键技术,深入剖析目标车型悬架、轮胎及行驶系等其它总成结构特性,在ADAMS环境建立车辆主要总成、构建各子系统模型;结合悬架承载和
30CrMnSi钢具有强度高、韧性高、淬透性良好和抗过热稳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造轴和齿轮类零部件。利用传统的热处理工艺处理30CrMnSi钢具有表面硬度差、冲击韧性较差、易导致工件变形等缺点,难以达到使用要求。电子束表面合金化技术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工件变形小等优点,可用于对30CrMnSi钢进行合金化处理。本课题采用等离子热喷涂技术在30CrMnSi钢表面分别制备不同粉末配比的Ni-A1和F
近年来,二维异质结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热输运性能,在热管理和微纳制造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将二维异质结应用于纳米器件时,会不可避免地衍生各种对器件热输运性能有重要影响的界面结构。因此,二维异质结界面热输运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微纳米器件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满足未来高功率电子设备的设计要求,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对典型材料石墨烯/六方氮化硼(Gr/h-BN)面内异质结的界面热输运性质以及
以金属板材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设备在军用以及民用领域中大量使用,由于板材结构自身的构造特点,在生产制造以及机械加工过程中都可能产生缺陷。为保证板材加工出的产品能在特殊环境中稳定运行,对板材进行无损检测十分重要。超声导波层析成像检测技术,为板材的高精度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可对工业金属板材进行大范围检测,其图像重建的结果不仅能将缺陷轻易的识别出来,更是可以按照缺陷的类别大小进行量化分类。本文的主要研
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是一种由普通自行车和拖挂车组成的自行车机构,包含有三个车轮,相比普通自行车能有效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如果能在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的负载特性研究上取得突破,那么该机构将成为一种新型道路交通工具。由于负载质量和负载位置对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的动态平衡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负载质量大小及前后位置对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动态平衡特性的影响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该系
鳄鱼吻部具有的优良性能与其结构特点密不可分,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将这种特殊的结构应用于仿生设计均值得我们深入探索。本文以菲律宾鳄鱼头骨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它的力学特性与结构间的关系,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仿生鳄鱼装置的结构设计为研究目的。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对复杂的鳄鱼头骨进行了三维重构,基于有限元理论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它的吻部结构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数学模型构建,最
电子封装是微电子制造的基础,焊点是电子封装系统中最薄弱的部位之一。电子封装中的焊点是由钎料经过焊接得到的,钎料的力学行为是影响焊点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锡铅(SnPb)钎料因其力学性能优良曾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但是,由于废弃电子产品中的铅危害生物健康并污染环境,近年来各工业国家先后通过立法的形式禁止了在电子产品中的使用含铅材料。目前,在电子工业中,无铅钎料已经基本取代了锡铅钎料。在无铅钎料中
自行车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新颖、自平衡的机器人系统,是机构学、控制工程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固有结构限制,现有自行车机器人均存在负载能力不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多节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多节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由双轮牵引车,通过转向关节挂接一节以上的挂接车而构成,通过增加挂接车的数量来提高系统负载能力。揭示机器人系统的约束特性,是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
研究背景及目的干细胞治疗可以用于修复和再生受损的心肌组织,然而移植细胞存活率低下限制其治疗效应。外泌体通过介导细胞存活和细胞间的相互联系调控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Rab27a,属于GTPases家族成员,在外泌体释放过程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拟探究心梗后恶劣环境中受损心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是否加重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损伤。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H2O2刺激细胞模拟心梗后局部环境中氧化应激损伤,将
随着5G时代的逐步临近,功率器件持续向高频率、高功率化发展,导致设备的功耗不断增大,发热量也随之快速上升。为了解决此问题,电子产品在设计时加入了越来越多的高性能导热材料。然而,传统的金属导热材料由于自身散热能力的缺陷,已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开发更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石墨为原料,通过电泳沉积和真空热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高导热石墨烯/铜(Gr-Cu)层状复合材料。本文的主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