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基合金纳米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在烯烃加氢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c_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目前,工业上对Pd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载体改性和添加助剂,对于Pd纳米颗粒尺寸调控以及合金化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实验探究了Pd纳米催化剂的尺寸调控、二元合金及三元合金,为烯烃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通过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量、浸渍液p H值以及焙烧温度,调控催化剂表面Pd颗粒的尺寸大小。研究发现:在异戊二烯与苯乙烯的加氢反应中,加氢性能与催化剂颗粒大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性能测试表明:Pd颗粒尺寸在4.5-8.5 nm时,苯乙烯转化率较高;当Pd颗粒尺寸在5.5-8.5 nm时,单烯烃收率达到最高。结果表明:Pd颗粒的平均粒径在5.5-8.5 nm之间时,加氢效果达到最佳水平。(2)采用向Pd催化剂中添加金属Ni的方式来研究对Pd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分步浸渍法制备的Pd Ni合金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苯乙烯转化率以及单烯烃收率;并且当Pd Ni摩尔比为1:2时,在90°C、1 MPa和12 h-1的反应条件下,该加氢反应的苯乙烯转化率高达100%,单烯烃收率也高于90%。由表征分析可得:Pd Ni合金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分散度较高且具有合金结构,这皆有利于促进苯乙烯的加氢转化和单烯烃的选择性。此外,该催化剂具有优异加氢性能的主要原因是其表面的Ni对Pd~0/Pd2+原子比的调控。(3)采用向Pd催化剂中加入Ag和Cu金属助剂的方式,成功合成了Pd Ag Cu三元合金纳米催化剂,并且在异戊二烯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进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表明:Pd Ag Cu三元合金纳米催化剂在异戊二烯选择性加氢反应中,当Pd Ag Cu摩尔比为3:2:3时,异戊二烯转化率和单烯烃收率最大,分别为98%和92%。表征分析表明,Pd原子作为活性中心,而Ag和Cu作为促进剂。催化剂表面存在适度的Pd~0/Pd2+原子比,有效提高了异戊二烯加氢反应中单烯烃的选择性,同时保持了加氢活性。此外,将催化活性和单烯烃收率叠加为三元相图上的第四维,这有助于更清楚地确定该反应的最佳三元合金组成。
其他文献
针对引起国内外机构关注的固定床吸附装置机械泄露问题,非破坏性评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气体示踪法是吸附装置机械泄露非破坏性检测的有效方法,本文选择氟利昂-11及环己烷作为吸附装置机械泄露检测的示踪气体,对两种气体在化学防护用活性炭材料上的吸脱附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BET、FTIR、XPS等表征手段对基炭、有铬炭和无铬炭三种化学防护用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测试了单组份环己烷
学位
超重力反应器作为一种过程强化设备,在化工分离、纳米材料制备、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超重力设备采用的是夹套加热的方式,这种传统的加热方式不仅升温速度慢,无法满足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而且影响反应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对超重力设备的加热方式升级改造。鉴于微波加热具有升温速度快、环境污染小等优势,本课题提出将超重力与微波进行耦合,开展超重力微波耦合场内流场及电磁场模拟研究,以优化超重力微
学位
力致变色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颜色会发生变化,可应用在聚合物应力传感、损伤检测等领域,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力致变色聚合物的典型设计基于将力色团嵌入到聚合物链,在受到应力时改变其光学性质。目前已开发的色团在外部刺激下,往往只能单一的发色,为了显示多色,一般采用嵌入不同色相的色团来调整色调的方法,这其中存在色调不均匀等难题。为此,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双螺环对称结构的色团,其能够转换三种状态,并将色
学位
<正>在设计数学作业时,确保作业的有效性是降低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增强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保证。从传统数学作业的设计情况来看,许多作业内容都存在缺乏趣味性、缺乏层次性、缺乏实践性、缺乏探究性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意愿、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数学作业设计进行优化调整,让数学作业具备趣味性、对比性、层次性、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征,从而实现作业设计的有
期刊
目的:探讨超声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对经尿道大禹刀前列腺剜除术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医院确诊的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术前超声IPP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显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比两组术后尿动力参数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手术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分析超声膀胱内IPP与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显著组和对照组术后Q
期刊
本文着眼于城市VOCs组分清单中的第二大排放源—溶剂使用与喷涂造成的VOCs排放的净化问题,相比于自身拥有充足热源的炼化、石化等排污行业,这类有机污染物更加需要也更加重视高效净化的低温催化氧化催化剂。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介孔催化剂合成方法,可使用简单模板法合成3D-Mn Co Ox和3D-Mn Ce Ox复合金属氧化物,这种具有三维立方规整孔结构的催化剂表现出了极其优异的VOCs催化氧化活性。本文通过
学位
挠性印制电路板作为基础电子元器件,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了实现电路板各层电子元件互连,需要对板上导孔进行黑孔化电镀铜处理。目前黑孔化法存在整孔液对电路板基材改性效果差从而导致的电镀效果不佳等问题,且黑孔化技术基本被国外公司垄断。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和现状,首次提出采用理论模拟结合实验的方式,对整孔液进行复配研究,以加强孔壁沉积碳黑颗粒吸附强度,提升导电层电镀效果。本文采用理论模拟结合实验的方
学位
高炉煤气是炼钢企业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产量大且含有H2S和COS等硫化物,生态环境部在2019年4月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中严格规定了高炉煤气中硫化物的排放标准。因此,高炉煤气中硫化物的深度脱除成为目前钢铁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根据高炉煤气的含硫特点,以难以脱除的有机硫COS为研究重点,构建出能同时高效脱除H2S和COS的配方型溶剂脱硫体系,该配方型溶剂以甲基二乙
学位
本文研究氯铝酸型离子液体催化2,4-二氯氟苯和四氯化碳的烷基化反应,间歇反应在三口烧瓶中进行,反应产物采用液相色谱分析。首先,研究AlCl3对该反应的催化性能作为参照。气质联用(GC-MS)、H核磁、C核磁表明,烷基化反应只生成2,4-二氯-5-氟三氯甲苯和二氯?双(2,4?二氯?5?氟苯基)甲烷。以2,4-二氯氟苯转化率、2,4-二氯-5-氟三氯甲苯产率为指标,对离子液体催化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
学位
针对愈发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降低燃煤电厂CO2的排放对于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用于CO2分离的胺基功能化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具有CO2吸附效率高、能耗低、稳定性好的特点,且其再生过程所需要能量可以由电厂尾部的烟气余热提供,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紧紧围绕胺基功能化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展开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对聚丙烯酸酯基体规模化制备进行逐级放大,首先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