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理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_w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紧缺,耕地需求与建设占用的矛盾日益尖锐。探索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解决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保障合理的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是当前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论文在对浙江省耕地利用及供求形势分析基础上,深入分析国家及浙江省现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特点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重点项目占补平衡任务难以落实。对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用地涉及的耕地占补平衡,地方没有积极性。二是政策对补充耕地质量要求过高,垦造耕地土壤熟化程度较低,难以短时期内达到现行政策要求的质量标准。三是管理欠缺,易地购买指标市场混乱。四是现有体制难以解决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同步扩张的趋势。五是耕地保护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建立,缺乏耕地保护的激励措施,对于耕地资源或耕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履行本地耕地占补平衡责任之余缺乏进一步补充耕地的积极性。六是由于新补充耕地缺乏进一步的养护投入,难以确保耕地占补的质量平衡。论文针对存在问题在国家现行法规政策框架下,提出了实现浙江省耕地占补平衡的新机制。一是协调利益分配,建立耕地补充统筹机制。二是改革耕地补偿模式,建立耕地资源补偿机制。三是完善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建立耕地补充储备机制。并具体分析了这些新机制实施思路和存在问题,进一步从管理、经济及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实施新机制的配套政策及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闲暇生活的丰富,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不断增长,游憩日益成为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然而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各种游憩设施的
从全球的趋势看,城市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现阶段山东省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仍然呈现出失调状态,城市化大大制约了国民
一直以来,洪灾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而随着人类对地球的无度开发,使得环境日益恶化,洪涝灾害对人类影响也日趋严重。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越来越对洪泛区内的社会经济
陕北米脂县高西沟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被誉为“陕北高原上的明星”,有“塞上江南”之称,生态治理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典型性、先进性和普遍性。本文以高西沟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集中连片区,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石漠化不断加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石漠化治理已经刻不容缓。贵州在石漠化治理工作上已经取得了相当大成就,贵州石漠化治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石漠化发展演变趋势。石漠化的生态恢复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会不断发生变化。如何精确监测与评价这一动态过程,不仅有助于指导生态恢复的管理,而且还
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2000-2013年MODIS NDVI数据集,气象站气象数据集,统计年鉴数据集,研究区行政区划矢量数据集、土地利用数据集和DEM数据集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着高速发展的阶段,对城市化动力的认识也呈多元化。目前,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非正规就业现象引起我们对非正规就业与城市化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