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紧缺,耕地需求与建设占用的矛盾日益尖锐。探索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解决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保障合理的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是当前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论文在对浙江省耕地利用及供求形势分析基础上,深入分析国家及浙江省现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特点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重点项目占补平衡任务难以落实。对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用地涉及的耕地占补平衡,地方没有积极性。二是政策对补充耕地质量要求过高,垦造耕地土壤熟化程度较低,难以短时期内达到现行政策要求的质量标准。三是管理欠缺,易地购买指标市场混乱。四是现有体制难以解决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同步扩张的趋势。五是耕地保护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建立,缺乏耕地保护的激励措施,对于耕地资源或耕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履行本地耕地占补平衡责任之余缺乏进一步补充耕地的积极性。六是由于新补充耕地缺乏进一步的养护投入,难以确保耕地占补的质量平衡。论文针对存在问题在国家现行法规政策框架下,提出了实现浙江省耕地占补平衡的新机制。一是协调利益分配,建立耕地补充统筹机制。二是改革耕地补偿模式,建立耕地资源补偿机制。三是完善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建立耕地补充储备机制。并具体分析了这些新机制实施思路和存在问题,进一步从管理、经济及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实施新机制的配套政策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