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反语认知理解研究——《傲慢与偏见》的个案分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ycc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语是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否定、讽刺以及嘲弄意思的修辞方法,其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迄今为止,很多学者从修辞学,哲学,心理学等非语言视角和语义、语用等语言视角对反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这些研究都不能揭示反语的在线动态认知过程。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突破了以往反语研究的局限,为我们理解反语的认知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以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以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为语料来源来分析反语的在线理解机制。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从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选取的60个反语句子进行认知理解分析。按照概念整合网络的不同类型,把这60个句子分别归属在三种网络模型中。之后,从这三种网络模型中分别随机抽取2个句子,运用 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分别对反语意义构建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分析,即心理空间的构建,选择性投射,跨空间映射,以及合成空间中的生成结构,详细地阐述了反语意义的构建,揭示了在反语理解中这种无意识的动态整合过程,验证了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和强大阐释力。  本文通过一系列探讨,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话语接收者是如何识别反语话语的?(2)为了更好地理解反语意义,话语接收者需要具备哪些必需的因素?(3)概念整合网络能够完整地解释反语的认知理解过程吗?如果可以的话,它是如何运作的?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对《傲慢与偏见》中反语的认知理解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听话者根据反语的三个特征和Yus的模型来识别反语话语。在反语的特征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多层面不相容性,这体现在反语话语的各个语义项之间的不相容,它在反语识别中起关键作用。  (2)在反语的理解过程中,有三个必备因素:听话者必备的能力,共有的背景知识和语境。这三个因素在反语话语的理解过程中缺一不可,是成功理解反语的必备条件。  (3)概念整合网络大体上有四种类型的网络,本项研究发现: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能够充分解释反语话语的实时意义建构过程,对反语话语的在线认识理解有很大的解释力。  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来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反语的认知理解研究,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在分析文学文本方面的可行性,是对该理论的一大尝试。另外,本文对研究简·奥斯丁言语反讽的艺术魅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有助于理解和欣赏其它文学作品中反语的运用。
其他文献
老子的《道德经》思想深邃,语言精炼,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中国社会生活及道德修养、人文伦理等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位
文章主要讨论了工科专业线性代数的课程设计,并基于课程设计,对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及对矩阵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文章研究IP语音传输系统的总体架构,实现了一个基于PXA255处理器的嵌入式IP电话终端硬件平台,为该平台建立了一个优化的嵌入式Linux环境,并研究基于GSM 06.10语音编解码实现,
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者首先要作为一名读者面对作者以及作者的创造物,所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作者及其创造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需要对文艺批评界关于作者及其创造
薇拉·凯瑟(1873—1947)是20世纪前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其作品《啊,拓荒者!》是草原三部曲之一,也是奠定其文学地位的经典之作。本论文将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分析《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受到来自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关注。随着认知语用学的发展,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以及Vershueren的顺应理论的提出为口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