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消疕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疕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属血热风燥证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消疕汤,对照组30例口服阿维A胶囊,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通过对比治疗前后PASI(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情况,经SPSS13.0统计包进行分析。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消疕汤在改善PASI、显效率方面均优于阿维A胶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消疕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属血热风燥证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阿维A胶囊。
第二部分:消疕汤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属血热风燥证者)血清TGF-β1、IFN-γ、SOD水平变化的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消疕汤对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属血热风燥证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IFN-γ(干扰素-γ)、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该方对TGF-B1、IFN-Y、SOD的干预作用和该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能的机制或靶点。
方法:从本课题第一部分所设定的消疕汤组和阿维A胶囊组中各随机选取20例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后早晨8时左右空腹静脉取血4ml,测定血清TGF-β1、IFN-γ、SOD水平,观察其变化。并随机选取14例正常自愿者作为对照。血清TGF-β1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血清IFN-γ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血清SOD的测定采用黄瞟呤氧化酶法。将检测资料进行汇总,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消疕汤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水平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其治疗后的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消疕汤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说明其治疗后的血清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消疕汤组治疗后的血清IFN-γ水平与阿维A胶囊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消疕汤在降低血清IFN-γ水平方面优于阿维A胶囊。消疙汤组治疗前血清TGF-β1、SOD水平与其治疗后比较经t检验,都得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其治疗后的血清TGF-β1、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消疕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SO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治疗后的血清TGF-β1、SO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血清TGF-β1、SOD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消疕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SOD水平与阿维A胶囊组治疗后比较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消疕汤在升高血清TGF-B1、SOD水平方面优于阿维A胶囊。
结论:消疕汤可能通过使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属血热风燥证者)血清IFN-γ水平降低和TGF-β1、SOD水平升高而发挥治疗作用。消疕汤在降低血清IFN-γ水平和升高TGF-β1、SOD水平方面优于阿维A胶囊。银屑病患者的血清TGF-β1、SOD水平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IFN-γ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