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聚集到城市,特别是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占比越来越高,他们进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能否适应城市的生活,融入水平如何,这不仅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在我国大力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认识农业转移人口目前的融入状况,理清农业转移人口遇到的非包容性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到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城市融入水平如何,二是影响因素有哪些,三是如何促进城市融入。本文依据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选取了 51098个样本数据,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状况进行了研究。首先笔者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视角,从“参与”和“共享”两个维度,构建了城市融入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城市融入水平,研究发现: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融入水平较低;差异性融入明显,不同维度的融入水平差异较大,共享维度的融入状况优于参与维度,心理认同维度的得分最高;区隔融合趋势明显,个体特征不同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融入水平存在差异。其次根据区隔融合理论及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特征,从制度因素、个人资本、流动状况这三个方面选取14个变量,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检验了对城市融入水平的影响程度,并从数据和变量两个方面对回归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制度层面,老家是否有承包地、居住证办理情况、社会保障卡办理情况均对城市融入水平有着显著影响;个人资本层面,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月消费水平、就业困难情况、买房困难情况、社会医疗保险拥有量等经济资本,组织活动参与次数、业余时间交往情况等社会资本均对城市融入水平有着显著影响;流动状况层面,流动时长、落户意愿、居留意愿也均对城市融入水平有着显著影响。最后基于上文的实证分析,根据包容性发展理念提出政策建议:强化制度保障,夯实融入之基;拓宽参与渠道,提升参与能力;完善共享机制,提高融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