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磷是水体中藻类和其它光合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元素,磷含量过高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策略是优先控制排水中的磷。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由于具有除磷效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是水体中藻类和其它光合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元素,磷含量过高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策略是优先控制排水中的磷。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由于具有除磷效果好、经济、可持续等特点,在污水除磷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实际工程应用发现,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的除磷效果难以保持稳定,且易于恶化。因此,进一步探讨EBPR工艺及影响因素,对污水高效稳定除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温条件下(30℃)强化生物除磷反应器中的污泥为对象,探讨不同C/P比条件下高温EBPR的除磷效果,通过测定污泥的最大释磷速率、最大吸磷速率、最大乙酸吸收速率及吸收单位乙酸的释磷量(ΔP/ΔHAc)评价除磷性能,利用FISH技术对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EBPR反应器可以在高温(30℃)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对磷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此时,最大厌氧释磷速率为309.69 mgP·gVSS-1h-1,最大好氧吸磷速率为113.09 mgP·gVSS-1h-1,乙酸吸收速率为549.71 mgHAc·gVSS-1h-1,其对应的吸收单位乙酸的释磷量(ΔP/ΔHAc)为0.59,污泥中聚磷的含量高达155.06mgP·gVSS-1,反应器运行高效稳定。(2)FISH检测结果显示,Acc-II-444探针在PAOmix中所占比例达到99%±1%,说明反应器中的聚磷菌为“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的亚种PAOII。高温EBPR中的聚磷菌(PAOHT)以二分体形态存在。经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高温聚磷菌的细胞式可表示为C5H7NO2P0.66。(3)C/P比是影响高温EBPR除磷性能的主要因素。C/P比越高,污泥中PAO的份额越高,对应的最大释磷、吸磷速率越大,利用单位乙酸的释磷量也越大,除磷效率也越高。当C/P比分别为20:1、25:1和30:1时,PAO在活性污泥中的份额分别为22.36%、34.53%和86.01%;最大厌氧释磷速率分别为151.86、157.15和193.75mgP·gVSS-1h-1,最大好氧吸磷速率分别为25.15、38.51和39.25 mgP·gVSS-1h-1,最大乙酸吸收速率分别为376.41、281.84和279.88 mgHAc·gVSS-1h-1;对应的磷去除率分别为80%、90%和99%。
其他文献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研究中,节点的定位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目前对于异步网络的定位研究主要集中于采用单一的时间测量方法,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时间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个产业提供了必备的先进技术和中间产品,同时促进了各产业的结构升级,因此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16年作为“十三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使用,基于位置的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室内和室外定位技术是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基石。室外定位技术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
当前乌兰察布市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包商银行乌兰察布分行作为首家进驻乌兰察布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秉承包商银行的发展理念,结合乌兰察布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正在探索适合自身发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飞行控制系统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和民用等领域。无人机在执行航拍、地形测绘和轨道巡检等任务时,经常面临隧道这一种受限空间的通信环境。在隧道环境下,无人机信号的传播特性不同于其他空旷场景。受到隧道壁和隧道形状的影响,无人机信号在隧道中会产生更多的反射效应,在接收端面临严重的衰落、多径效应和时延效应,直接影响了接收端信号的质量,影响无人机通信系统在隧道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简称KGM)是一种从魔芋块茎中提取加工的植物多糖,因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和可降解性使其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膜材料。目前我国膜技术发展步伐
随着银行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化,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资本约束和风险文化的考验与冲击。全面风险管理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资本是商
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如何才能够实现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既是商业银行自身需积极研究解决的课题,也是金融监管部门更要前瞻性解决的问题。巴塞尔资本协议已成为国际公认
蜂窝梁不仅具有质量轻、外形美观、节约钢材等优点,还可以利用自身孔洞穿越管线,有效降低层高,综合经济效益好,因此多用于大跨度钢结构和多高层钢框架结构中。梁柱连接采用半刚性连接节点能很好的解决刚性连接延性不好,易产生脆性破坏的问题。与此同时,梁柱连接采用蜂窝梁亦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国内对半刚性连接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做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已存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复
为了探讨植物对酸雨、高温及协同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以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Semperflorens)为材料,采用盆栽人工喷洒的方法,模拟不同梯度的酸雨(对照pH5.6、轻度pH4、